他们没有提前打招呼的,这么一大家子突然跑去陈家村走亲戚,只会给小姑添麻烦。
尤其爹还不肯以现在这衣食不能自理的模样去看小妹,怕在陈家村被人议论,给小妹添麻烦。
他们就只能先回家了。
“你要想去,中秋那天咱们提前租了驴车,去陈家村接你小姑。”
叶刘氏过来了,听见闺女歉疚的话,连忙提议。
她娘家大哥会在九月初八那天赶家里的驴车来接他们一家回去。
她家没有驴车,但是可以租呀,也可以去陈家村接小姑子一家回来嘛。
叶长富一听立刻认同地点头,看向侄女笑道:“这主意好,那天让你二堂哥赶驴车带着你去接。”
“驴车钱大伯给出,孩子你不要跟大伯讲这个客气,你小姑也是大伯的妹子。”
叶长富见侄女要说什么,立刻打断了她,笑着强调。
虽然陈家有驴车,但妹夫也有兄弟,他们去接,妹夫一家就不用家里驴车了,到下午他们再将人送回去。
一天二十文的租车钱,也就是十块绿豆糕。
叶青萝便笑着应下了。
叶长富从鸡篓里抓了一只绑细麻绳的下蛋鸡出来,叶刘氏连忙接过去。
叶长富便将鸡笼重新挂在扁担上,回家去了。
叶刘氏转身将这只鸡也放进鸡笼里,先熟悉一下新环境以后才敢放出来在院子里。
叶青萝与娘商量了一下中秋那天能准备什么去小姑家。
好像除了绿豆糕便没有拿得出手的了。
她要做的桂花酱也还缺材料,暂时又是以桂花糕优先,就没急着做桂花酱了。
要不也买两匹布料?
“你买布料你小姑不见得会收,收了还要回差不多的回礼更给她添麻烦。”叶刘氏却道。
“你小姑人好,你姑父又是个老木匠,不只是在村子里接活儿,有些镇上人家也会找他打家具的。”
“你姑父自己带了徒弟,你大堂哥才不好去寻你姑父讨活儿做,但木匠只要有订单生意还是赚钱的,养一大家子没问题。”
所以小姑子出手就是两只下蛋鸡送给娘家两个哥哥,若非手头宽裕哪里买得起?这礼可不轻了。
当然,她也猜测是那么多糕点让小姑子不得不还以这么重的礼,这才阻止闺女送布料。
叶刘氏与闺女细说这其中人情世故和亲戚间的往来情分。
叶青萝听得连连点头,明白是这世界里村子里的正常情况。
当然也有打秋风占便宜的,也有抠门儿没什么人情味儿的。
大舅娘那样的有,二舅娘那样的有,小姑那样的也有。
这些情况在哪个时代都有,并非古代特产。
“去忙你的吧,晚上咱们吃干的,再煎一碗小鱼,也打个蛋花汤,再炒一碗南瓜。”
叶刘氏温声说道,眉眼间带着浅浅的笑意。
若非闺女本事,家里如今连稀粥都要数着米粒下锅了,哪里敢吃干的?
叶青萝回屋继续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