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周启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省长,上级通知,关于省委副书记人选,已经确定了,文件马上就到。”
郑开叶精神一振,这无疑是当前他最关心的信息之一,谁来搭班子,至关重要。
很快,机要员送来了密封的文件袋,郑开叶亲自拆开,抽出里面的任命文件,当他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文件上写着:经决定,韩斌同志任D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韩斌!郑开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比郑开叶年长近十岁,此前在国家发改委担任副主任,分管过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发展等关键领域,是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郑开叶与韩斌有过数面之缘,知其政策水平高,思维缜密,作风务实,但接触不深,了解有限,更重要的是,韩斌的履历显示,他并无明显派系背景,属于典型的专业技术型官员,上级选派这样一位干部来D省担任副书记,用意十分深刻。
一方面,韩斌熟悉国家宏观政策和项目审批流程,有助于D省更好地对接部委资源,争取国家战略支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布局和区域政策协调上,能发挥关键作用,这与D省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韩斌没有复杂的本地或派系渊源,有助于保持省委班子的超脱和公正,起到“润滑剂”和“稳定器”的作用,避免可能出现的内部纷争,这对于刚刚稳定下来的D省政局,以及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外部竞争的郑开叶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郑开叶立即拿起电话,向吴政宏书记沟通,吴政宏在电话里语气轻松,显然也对这个人选感到满意:“韩斌同志是专家型干部,他的到来,对我们D省把握宏观政策、推动战略项目落地很有帮助,开叶啊,我们要共同支持韩斌同志尽快熟悉情况,融入班子。”
“书记说得对,我一定积极配合,全力支持韩斌副书记的工作。”郑开叶表态道。
放下电话,郑开叶心情更加安定,韩斌的到来,补齐了孙明远离任后的关键一环,而且是一个相对理想的人选,这让他可以更专注于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几天后,韩斌抵鲁履职,省委举行了简单的见面会,韩斌给人印象沉稳干练,发言简短务实,强调会尽快熟悉省情,在省委领导下做好分管工作,服务D省发展大局,郑开叶与韩斌握手时,都能感受到对方手上的力度和眼中的诚意。初步接触,印象良好。
随着韩斌的到位,D省委班子新一轮磨合正式开始,郑开叶注意到,韩斌到任后,并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花了大量时间下去调研,与各地市、省直部门负责人谈话,深入了解情况,这种务实低调的作风,让郑开叶颇为欣赏,他主动邀请韩斌参加省政府党组的重要会议,就一些重大规划和发展战略征求他的意见,韩斌往往能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观点,显示出深厚的政策功底。
在一次关于D省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专题研讨会上,韩斌提出,D省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中转站”或“加工厂”,要利用好产业基础优势和港口优势,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环节,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特别是利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拓展内陆腹地,他的观点与郑开叶“强基固本”、提升发展质量的思路不谋而合,两人相谈甚欢。
郑开叶意识到,与韩斌的合作,很有可能复制甚至超越与孙明远的默契,韩斌的专业优势,恰好弥补了他可能存在的宏观视野不足,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时间飞逝,D省会议(没法写具体届次,大家心知肚明就行)在济州市隆重开幕,郑开叶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挑战,系统部署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他的报告数据翔实,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赢得了代表们的广泛认同。
在随后进行的选举中,郑开叶以高票当选为D省人民政府省长,当大会主席团宣布选举结果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掌声,代表着全省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郑开叶起身,向全体代表深深鞠躬,他走到宣誓台前,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花国法,维护法律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将就看,有些很敏感写不了!)
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会场回荡,标志着郑开叶正式肩负起了D省长的历史使命,此刻,他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是冷静和坚定,他知道,省长的头衔不是功劳簿,而是更加沉重的责任状。
郑开叶正式入住省长办公室的第二天,一种微妙而有序的“拜访潮”便悄然开始了,正如他所预料,也如外界所观察,各位常委、副省长以及省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仿佛事先约好了一般,陆续前来道贺,更令人玩味的是,几乎每个人都遵循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规矩”:都带了礼物,但无一例外,都是些简单甚至略显“寒酸”的礼节性物品。
“省长,恭喜恭喜!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李莉笑着递上一个纸袋,里面是两盒包装朴素的本地产绿茶,“咱们省农科院自己种的,绿色有机,您工作累了提提神。”
郑开叶笑着接过,递给身旁的周启:“李省长有心了,农科院的茶我喝过,味道确实正,以后科教文卫这一块,还要你多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