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朱伯伯声音最大了!”开心童言无忌,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慧则将带来的礼物递给林姿:“一点小心意,给叔叔阿姨带了点营养品,给孩子们买了点玩具和零食,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慧姐您太见外了,来坐坐就好,这……”林姿连忙推辞。
“哎,姿姿,必须收下!不然你嫂子回去得批评我不会办事了!”朱煜昌大手一挥,一副“我家领导说了算”的模样,又引得众人发笑。
气氛瞬间变得无比融洽,两家人在客厅沙发上坐下,林姿端上热茶和水果,郑安民、苏玉梅和朱煜昌、林慧很自然地聊起了家常,询问朱老的身体情况、两口子在首都的生活等等,郑开叶和林姿在一旁陪着,不时插话。
聊了一会儿,郑安民忽然想起什么,对苏玉梅说:“玉梅,去把我书房柜子里那瓶用玉泉山泉水酿的‘孤芳君’拿出来,听说煜昌也是好酒之人,今天难得高兴,我和煜昌、开叶尝尝。”
苏玉梅笑着应了声好,起身去了。
朱煜昌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孤芳君’?郑叔,这名字雅致!我好像在哪本杂记上看到过,说是建国后一位致仕归隐的酿酒大家,取玉泉山巅雪水与特殊粮谷,一生只酿了寥寥数坛,自饮或馈赠至交,因其超然物外,不求闻达,故自嘲‘孤芳自赏’,取名‘孤芳君’,难道就是此酒?这……这太珍贵了!使不得使不得!”
郑安民摆摆手,笑道:“煜昌果然是懂酒之人,说得八九不离十,是不是那位大家所酿,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这瓶酒,确是我早年机缘巧合所得,据考应有几十年光景了,酒嘛,就是用来喝的,与懂它的人共饮,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放在我这里,不过是徒占地方罢了,今天你和开叶都在,正好!”
这时,苏玉梅已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古朴的陶坛捧了出来。坛身并无过多装饰,仅以朴拙的笔法刻着“孤芳君”三字,泥封完好,却隐隐有一种岁月沉淀的醇香透出。
郑开叶也有些惊讶,他知道父亲有好酒,却不知老头子还藏着这等珍藏,这老头儿连亲儿子都瞒着,他忙起身接过,入手沉甸甸,透着凉意。
“郑叔,这酒太珍贵了……”朱煜昌觉得有些不妥。
“诶,昌哥,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能得尝此等传说中的佳酿,是我们的缘分使然!勿要再推辞了,别一会儿老爷子再后悔了给咱们收走了。”郑开叶打趣道,但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欣喜,“不过昌哥,咱们明天还上课,浅尝辄止,品其味即可,可不能贪杯误了正事。”
“这是自然。”郑安民笑道,“此等美酒,牛饮便是糟蹋,正当细品慢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