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吧。”朱煜昌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作为父亲的无奈和期望。
这个小插曲让气氛再次松弛了些许。
登上飞机,在宽敞的公务舱坐定,飞机起飞,冲上云霄。
待飞行平稳后,两人果然又拿出电脑,开始详细审阅魏元发来的汇报材料,逐字逐句地推敲,商讨着如何更好地呈现成绩、解释问题、回应可能的质疑,争论依旧存在,但都是为了如何更好地“共同应对”,而不是为了压倒对方。
数小时的飞行在忙碌中过去,当飞机开始下降,透过舷窗看到济州熟悉的轮廓时,郑开叶和朱煜昌也刚好完成了最后的核对。
“差不多了。”朱煜昌长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嗯。”郑开叶合上电脑,目光投向窗外越来越近的城市,“做好我们该做的就行。”
飞机落地,滑行,舱门打开,济州干冷的空气涌入,两人一前一后走下舷梯。
市委和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车队早已在停机坪等候,各自的秘书快步迎了上来。
“书记。”
“部长。”
郑开叶和朱煜昌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保持沟通。”郑开叶言简意赅。
“随时。”朱煜昌回应。
没有更多的言语,两人分别坐进自己的专车,车门关闭,车队一前一后驶离机场,朝着不同的方向——市委大楼和西郊项目基地——疾驰而去。
车窗外,济州的街景飞速后退,郑开叶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快速回顾着这次短暂却影响深远的首都之行,老领导的逝世、新格局的形成、与朱家父子意料之外的深度交流、还有和朱煜昌之间关系的微妙转变……大量信息需要消化。
他睁开眼,对前座的周启吩咐道:“通知魏元,一小时后在我办公室开会,另外,让张皓院士和林浩博士也做好准备,下午我需要听取他们关于应对核查的技术准备情况汇报。”
“是,书记。”周启立刻应道。
郑开叶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眼神已然恢复了全部的清明与锐利,短暂的温情与放松已然结束,济州的战场等待着他,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感觉到某个方向上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些许,而另一个方向的挑战则更加清晰和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