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周项目例会见了。”朱煜昌伸出手。
“例会见。”郑开叶与他用力一握,“路上注意安全。”
“你也是。”
各自上车,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入济州璀璨的夜景之中,奔向不同的方向。
车后座上,郑开叶揉了揉眉心,放松身体靠在椅背上,今晚这顿饭,目的基本达到,不能指望一次私人聚会就化解所有矛盾,但至少打开了一扇非正式沟通的窗口,彼此看到了对方面具之下更真实的一面,这对于未来漫长而复杂的共事而言,并非坏事。
他拿出手机,给妻子林姿发了条信息:“吃完了,准备回去。孩子们睡了吗?今天谢谢你和孩子们。”
很快,林姿回了信息:“刚哄睡,开心睡着还念叨‘我是大班姐姐了’,没事,你少喝点酒,早点休息。”
看着屏幕上的字,郑开叶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实的后盾,而为了这个家,为了屏幕上那两张纯真无邪的笑脸将来能生活在一个更强大、更美好的国家里,他此刻所有的奔波、算计、乃至争斗,都有了意义。
他收起手机,目光望向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济州的夜,宁静而充满活力,全固态电池项目就像一颗已经种下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他和朱煜昌,既是培育者,也可能成为修剪者甚至争夺阳光者。
八月的最后几天,秋意渐浓,暑气虽未完全消退,但早晚已带上了明显的凉意。
济州市委大楼里,全固态电池项目的工作依旧紧张有序,但节奏相比月初那种争分夺秒、剑拔弩张的状态,已然平稳了许多。
郑开叶刚刚主持完一个关于项目配套产业链招商政策的协调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批阅桌上新送来的几份文件,他那部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来自中原省t县的号码,郑开叶目光微动,这个号码他认得,是他二大爷郑安鼎家的座机,他的这位二大爷,性格耿直豪爽,是父亲郑安民的亲二哥,如今郑家在中原省t县的那些根基产业,明面上主要是由二大爷的儿子郑开泽在打理,但真正拿大主意的,还是这位退而不休、威望极高的二大爷。
郑开叶迅速接通电话,语气自然而亲切:“二大爷,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却难掩老迈的嗓音,带着浓重的中原口音,透着一股子高兴劲儿:“开叶啊,没打扰你工作吧?忙不忙?”
“不忙不忙,刚开完会,二大爷您说。”郑开叶笑着回应,身体放松地靠向椅背,对于这位看着他长大的二大爷,他始终保有一份晚辈的尊敬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