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以花豹案为突破口,由市纪委、市公安局牵头,在全市范围,特别是经济发展快、矛盾集中、管理薄弱的区域(如各类开发区、大型市场、交通枢纽周边),开展新一轮的涉黑涉恶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深挖背后的“保护伞”和腐败问题,无论涉及谁,一查到底!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各类“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垄断经营等破坏市场秩序行为,推广“阳光平台”模式,破除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
民生痛点攻坚行动:聚焦“城中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大型项目周边等区域,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学习“司机之家”思路,因地制宜解决特定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货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的实际困难。
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村)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完善网格化管理,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这次行动,不是一阵风!”郑开叶斩钉截铁,“要纳入巡视整改的重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钱明同志牵头总抓,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专班,制定详细方案,明确责任,限时推进!渡口区作为重点区域和先行试点,李阳同志要扛起责任,大胆探索,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郑开叶的讲话,如同一份宣言,将李阳在渡口点燃的星星之火,瞬间引燃为一场席卷全市的燎原之势,渡口区从一个混乱的“风暴眼”边缘,一跃成为了全市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风暴的中心点。
李阳坐在列席席位上,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复杂目光——有赞许,有审视,有压力,也有……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渡口区的每一项工作,都将在全市乃至更高层面的聚光灯下进行,容不得半点闪失。
他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千钧,但胸中的火焰,也燃烧得更加炽烈。
郑开叶在市委常委会上的定调,如同一柄尚方宝剑,悬在了花都市各级干部的头顶,也极大地震慑了渡口区蠢蠢欲动的暗流。
针对李阳的骚扰电话明显减少,一些原本观望的部门也变得更加配合。
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从明枪转为了更危险的暗箭。
李阳推动的“阳光物流信息平台”遭遇了软抵制。
虽然花豹团伙倒了,但其长期垄断形成的利益链条并未完全斩断。
一些与花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信息部”和中小物流公司,表面上表示支持平台,实则阳奉阴违,要么在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要么私下串联货主和司机,试图架空平台,恢复原有的“潜规则”,平台初期的交易量增长遇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