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拥着,在晨光中低声细语,规划着未来的小家,讨论着林姿事业与黄县生活的衔接可能,空气里弥漫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这个春节假期,他们的关系完成了最神圣的升华。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安市郑家老宅,气氛却带着另一种热切。
郑开叶带着林姿回黄县后,郑家四位长辈围坐在温暖的书房里,话题的中心自然离不开这对璧人。
“姿姿这孩子,真是越看越喜欢!”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手里还摩挲着林姿给她织的羊毛护膝。
“懂事,体贴,模样好,性子也好,关键是心正,对开叶是真心实意!”
爷爷郑卫国放下手中的报纸,点点头,语气带着军人的果断。
“开叶眼光不错,林姿那孩子性格大气,能担得住事。”
他想起了林姿在年夜饭上得体应对亲戚、耐心听他和老战友闲聊时事的样子。
苏玉梅作为母亲,考虑得更细致些。
“两个孩子感情这么好,年纪也不小了,开叶在黄县也打开了局面,我看这婚事,是该提上日程了,总不能让姿姿这么不明不白地跟着开叶。”
她看向丈夫。
“老三,你觉得呢?”
郑安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稳,他放下茶杯,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是该定了,开叶这孩子认准了,我们也都满意,林姿是个好姑娘,配得上开叶。”
他顿了顿,手指在红木椅扶手上轻轻敲了敲。
“开叶现在身份特殊,婚事不能大张旗鼓,但该有的礼数,一点不能少,要办得体面,更要让林家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尊重。”
“对!礼数必须周全!”
奶奶立刻附和。
“三媒六聘的老规矩,该走的还是要走!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
“爸说得对!”
苏玉梅点头。
“关键是态度,我们得让林家知道,我们非常重视林姿,也非常认可这门亲事。”
郑安民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
“开叶在黄县忙,年轻人脸皮薄,有些话他们自己不好开口,我们做长辈的,该主动些。”
“玉梅,元宵节快到了,是个团圆的日子,我们去一趟海市,见见亲家。”
苏玉梅有些意外,但随即了然,丈夫这是要展现最大的诚意和郑家的态度,她立刻点头。
“好!是该我们登门拜访!我这就安排行程和礼物。”
“不必通知开叶和林姿。”
郑安民补充道,语气平淡却透着掌控全局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