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虽对郑开叶评价极高,但在最终决策上也需慎重权衡。
于是,黄县出现了一个微妙的“空窗期”:县委书记一职暂时空缺,由郑开叶以县委副书记、县长的身份,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明眼人都清楚,这“主持”二字,既是考验,也是铺垫,省委在观察,观察郑开叶在没有“书记”头衔的情况下,能否驾驭全局,推动黄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空窗期”,就是为郑开叶量身定制的“加试”舞台。
郑开叶对此心领神会,却无暇他顾,他心中所想的,从来不是那个位置,而是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将黄县的“全域共兴”推向纵深。
他以“主持县委工作”的名义,迅速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暨高质量发展攻坚动员会。会场气氛热烈,士气高昂。
“同志们!”郑开叶站在台上,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林书记的高升,是对我们黄县过去工作的肯定!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更高起点的新征程!县委书记的岗位可以暂时空缺,但我们发展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更不能等待!”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亮起,不再是单一的地图,而是一幅更加宏大的“山水黄县·未来之城”全景蓝图:他随即宣布了“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的几项核心举措:
1、“产业攀登计划”: 设立“黄县创新奖”,重奖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推动“黄县精工”与青华大学、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由招商局局长张明牵头,组建专业招商“尖刀班”,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独角兽精准招商。
2、“青溪英才工程”: 打破常规,面向全球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待遇和发展平台,同时,大规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企业家赴发达地区、知名企业挂职学习。王林被作为“乡土人才典范”,纳入首批培养计划。
3、“乡村蝶变行动”: 整合乡村振兴资金,以黑林乡为样板,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一韵”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引入专业乡村运营团队,盘活闲置农房和资源,发展精品民宿、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赵大山被委以重任,负责全县林下经济和特色农业统筹。
4、“民生温度提升”: 利用智慧治理平台,建立“民情直通车”,实时响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启动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引入旭枫基金会参与社区养老和儿童关爱项目。
郑开叶以“主持工作”的身份,展现出了远超“县长”格局的魄力和视野,他直接对接省级厅局争取政策试点,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担任攻坚项目负责人,亲自与君晗集团高层洽谈具体合作细节,甚至飞赴沿海为“黄县精工”站台招商,他的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但每一项决策都目标清晰,高效务实。
黄县的发展势头正猛,“全域共兴”的蓝图在郑开叶的主持下加速变为现实。产业新城的机器轰鸣声、青溪河畔重建工地的号子声、智慧平台上数据流动的无声交响,共同奏响着奋进的乐章。郑开叶的威望与日俱增,干部群众对他接任县委书记的期待几乎成了共识。
然而,就在这个敏感而关键的时刻,一支淬毒的暗箭,从阴影中再次射向郑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