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54章 司马光回归上

第54章 司马光回归上(1 / 2)

河道都水监衙署内,算盘珠声密如急雨。吕惠卿手指点着蜃灰采买录,声音冷硬:

“市价一百二十文一桶,此录一百八十文,虚报五成。”

曾布翻着麻绳入库册:

“定额损耗一成,此录三成,克扣两千斤。”

章惇手掌拍到河兵名册上新添的三十七个墨痕:

“空饷三十七员,岁吞两千贯。”

杨汲青袍沾灰,核对着堤防加固记录与账册:

“陈桥驿险工蜃灰账录千桶,实耗不足七百。”

衙署内空气凝滞,吏员们面如土色。衙署外,汴京城却已鼎沸如粥。

“该查!早该查了!”

南薰门内一家茶肆里,满脸络腮胡的脚夫拍得粗瓷茶碗乱跳:

“年年修河,年年决口!淹死人!漂走粮!银子都喂了穿绸子的老爷!”

周围几个挑夫、货郎纷纷附和,脸上带着看贪官倒霉的快意。

“小题大做!”

州桥边一座临河酒楼的雅间里,绸缎商王员外端着酒杯冷笑,

“查个河工衙门,闹得满城风雨。有这功夫,疏通漕运多赚银子不好?”

同桌的李盐商接口:

“动静忒大,不合规矩。朝廷体面还要不要?”

言语间透着事不关己的冷漠和对打破秩序的隐隐不安。

大相国寺旁的勾栏里,人声鼎沸。说书先生醒木“啪”地一拍:

“列位看官 今日不说分三国。单表那紫宸殿上新登基的少年天子,眼明心亮,一眼看穿黄河浊浪下藏着的魑魅魍魉。贪官污吏,一道圣旨雷霆万钧,直劈河道都水监。掀开积弊,涤荡蠹虫。此乃大快人心,正本清源之举!”

台下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百姓脸上洋溢着看大戏般的兴奋和对“青天”的朴素期盼。这压抑已久的民间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都水监丞程昉手指攥着求见韩琦的拜帖,步履踉跄冲到韩府朱漆大门前。门房面无表情地将帖子掷回:

“相爷身体不适,不见客。”

程昉如遭雷击,又奔向富弼府邸。老仆垂目挡门:

“相爷闭门诵经,不见客。”

他再冲向文彦博别院。小厮躬身:

“枢相往大相国寺听讲《金刚经》去了。”

程昉瘫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冷汗浸透公服,心如死灰。他终于明白,自己成了被敲山震出来的那只虎,已被彻底抛弃。

当程昉瘫在值房等死时,滑州城外柴家庄园后门,几个玄衣人影如鬼魅般闪入。柴管家正指挥仆人焚烧几箱账册,火光刚起,冰冷的刀锋已架上脖颈。

“皇城司办案!”

声音寒彻骨髓。管家与几名核心账房被堵嘴套头,塞进一辆等候在后巷的密闭马车,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只留下一地未燃尽的纸灰和死寂的庄园。

福宁殿西暖阁,炭火融融。曹贤妃素手点茶,雪沫浮翠。赵顼端起天青盏,目光落在盏中无声翻涌的浮沫上,如同看着汴京城正在上演的大戏。他唇边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声音低沉温和:

“棋局已开。”

曹妃奉茶的雪白玉手微微地一颤。福宁殿西暖阁,火盆融融。窗外细雪无声飘落,在窗棂上凝结成细密的冰花。

新帝赵顼身着玄色常服,端坐御案后,目光沉静地落在面前一盏曹贤妃新点的龙井上。青瓷盏中,雪白的浮翠无声翻涌。

“传曾布、章惇、吕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