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钦差驾到(1 / 2)

青霖城东门,平日车水马龙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肃杀与刻意的隆重。身着崭新号衣的郡兵沿官道两侧五步一岗,持戈肃立,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地扫视着空旷的道路和远处低矮的民居,仿佛任何一丝异动都会引来雷霆打击。城门楼披红挂彩,崭新的郡守府仪仗旌旗在略带寒意的秋风中猎猎作响,却透着一股虚张声势的浮华。以郡守赵汝成为首,青霖城大小官员、有头有脸的士绅代表,皆身着正式官服或礼服,按品级肃立在城门内侧铺就的红毯两旁,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恭敬、紧张与难以言喻的压抑感。

赵汝成站在队伍最前方,身着繁复的紫色官袍,头戴进贤冠,面容沉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谨。然而,若有人能近距离观察,便会发现他垂在宽大袖袍中的双手微微握紧,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眼底深处更是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鸷与焦躁。京中来人了,来的还是素有“铁面”之称、与安王府不甚和睦的周廷鹤!这绝非吉兆。他苦心经营的“青霖靖平”的表象,在镇河塔崩塌、全城戒严的背景下,早已千疮百孔。周廷鹤此来,是例行公事,还是嗅到了什么风声?安王府那边为何没有提前警示?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飞速旋转,让他心中警铃大作,但脸上却必须维持着封疆大吏的雍容与镇定。

“来了!”不知是谁低呼一声。

远处官道尽头,尘土扬起,一队人马缓缓出现在地平线上。先是数骑开道的缇骑,盔甲鲜明,神情冷峻。随后是代表钦差身份的符牌、节仗,在秋日黯淡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最后,是一辆看似朴素、却规格极高的四驾马车,周围簇拥着更多的护卫,个个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锐利如鹰,显然都是百战精锐。

队伍不疾不徐地行至城门前停下,一股无形的威压随之弥漫开来,让迎接的众人呼吸都不由一窒。

马车帘幕掀开,一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沉静如水的官员,在随从的搀扶下缓步下车。他并未穿着过于华丽的官服,只是一身深青色的常服,但气度渊渟岳峙,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正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钦差大臣周廷鹤。

“青霖郡守赵汝成,率阖城属官、士绅,恭迎钦差大人!”赵汝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礼仪无可挑剔。

周廷鹤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在赵汝成脸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赵大人免礼,诸位请起。本官奉旨巡查漕运,体察民情,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大人言重了!大人莅临,乃青霖百姓之福!下官已备好行辕,请大人入城歇息。”赵汝成笑容可掬,侧身相让,姿态放得极低。

“有劳赵大人。”周廷鹤淡淡应了一句,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城门内外森严的守卫,以及远处那些门窗紧闭、死寂无声的街巷,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但并未多言,在赵汝成的引导下,重新登上马车。

车队缓缓入城。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辘辘声,在异常安静的街道上回荡,更显诡异。街道两旁,除了肃立的兵丁,空无一人,连平日里最常见的摊贩和行人都不见踪影,仿佛一座空城。只有临街楼房紧闭的窗户后,偶尔闪过几双惊惧窥探的眼睛。

这等“净街”迎接的场面,与其说是隆重,不如说是某种无声的示威与掌控力的宣示。

漕帮秘密据点内,李清河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凭窗而立,透过一道极其隐蔽的缝隙,远远望向主街的方向。他虽然看不到具体的仪仗,但那肃杀的气氛、异常的寂静,以及空气中隐隐传来的威压感,都清晰地告诉他——钦差到了。

“情况如何?”林婉如悄声走近,脸上带着担忧与期待。

“排场很大,守卫极严。”李清河低声道,他的“观气”之能虽因伤势大打折扣,但仍能模糊感知到那队人马中蕴含的磅礴气血与一股中正平和的官威,与赵汝成麾下那种阴冷邪异的气息截然不同。“赵汝成做足了表面功夫,但……这城里的气氛,太诡异了。周御史只要不瞎不聋,定能看出异常。”

“苏博士那边有消息吗?”林婉如更关心的是钦差的态度。

李清河摇了摇头:“还没有。雷大哥派去的人还没回来。现在全城戒严,消息传递比之前更难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色,“而且,我感觉到,城中的那股‘邪阵’的波动,似乎……更隐晦了,但并未停止。赵汝成在极力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