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曹操震怒的是,刘玄不仅尽得洛阳民心,更令朝臣归心,十万西凉军尽数臣服,竟名正言顺登上帝位。如今洛阳城兵精粮足,已非他独自能敌。那假借天子之名的讨贼诏书,此刻已成废纸,多年筹谋毁于一旦。
\"刘玄此贼着实可恨!\"曹操拍案而起,\"虽是汉室血脉,然昔日 ** 之时已背负反王罪名。纵使你废黜刘协这等庸主看似名正言顺,却洗不脱逆贼之名!\"
\"当此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之时。王侯将相岂有天定?\"曹操目光如炬,\"我曹孟德誓要成就千秋霸业!\"
**[烽烟四起·群雄聚陈留]**
曹操目赤欲裂,当刘玄称帝的消息传遍九州。他不仅伪造天子诏书征讨逆贼,更杜撰刘协密旨讨伐刘玄。四方诸侯闻风而动,无论诏令真假皆师出有名,纷纷率军奔赴陈留会盟。
渤海郡袁府正厅,谋士逄纪躬身进言:\"主公,陈留会盟乃问鼎天下之良机,万不可错失。\"袁绍焦躁地来回踱步,突然拍案怒喝:\"曹阿瞒刺董失败后收编三十万黄巾军,此番 ** 两道诏书,分明是假借大义之名行窃国之实!\"
逄纪低声分析:\"如今天下群雄谁不觊觎疆土?纵知诏书有假,也定会借机讨伐伪帝刘玄。\"袁绍冷笑:\"倒让这阉宦之后抢了首倡义师的风头!\"逄纪连忙奉承:\"主公四世三公,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必为十六路诸侯盟主。那曹操不过宦官养子之后,怎配与您相较?\"
袁绍忆起少时与曹操的明争暗斗,沉声道:\"曹孟德诡计多端,切不可小觑。我那弟弟......罢了,大势如此不得不往。着颜良文丑留守渤海,我亲率十万精兵赴会,定要压过曹操锋芒!\"
北地幽州府中,公孙瓒凝视着刘玄登基的军报,良久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数月前与刘公相见,便知阁下非凡之人,征讨董贼之兵,吾已筹备多时。
不意陛下神威天纵,竟在数月内以雷霆之势诛杀董卓,更收洛阳民心。
天命所归,登临帝位。而今吾与那些心怀异志的诸侯不同,此番会盟绝不参与。
吾将镇守边境及辽西之地,绝不容有心怀不轨之徒趁乱侵扰陛下疆土。
刘备率十万精兵急赴陈留,麾下大将陈到、魏延随行。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之色。
自出仕以来屡遭刘玄打压,夺我将才,抢我功绩。
如今你竟以反王之名篡位,岂非自取 ** ,予天下群雄讨伐之机?
此战吾兵强马壮,必当一雪前耻!
数日后,十六路诸侯集结陈留。
首镇为交结豪杰、广纳英雄之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次镇乃贯通百家、博览群书之冀州牧韩馥,字文节。
第三镇为通晓古今、高谈阔论之豫州牧孔伷,字公绪。
第四镇乃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之兖州、青州牧曹操,字孟德。
第五镇为慷慨仗义、挥金如土之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六镇乃心怀大志、济困扶危之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第七镇为聪慧过人、仁德广布之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第八镇乃忠直磊落、才华出众之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九镇为智谋深远、文武双全之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十镇乃儒学正宗、礼贤下士之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
第十一镇为武艺超群、威震四方之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
第十二镇乃仁德温厚、德高望重之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
第十三镇为威震羌胡、名扬夷夏之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
第十四镇乃机敏果敢、临危不惧之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
末镇为勇冠三军、刚烈无双之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
第十六镇诸侯出身显赫,袁本初乃渤海太守,封祁乡侯,家族四代位居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各路诸侯率领兵马前来会盟,兵力多寡不一,少则三万,多则十万,合计兵马逾百万之众。
诸侯齐聚陈留,在曹操预先备好的军营中安顿。曹操昂首阔步走入大帐,虽未居主位,却自有一番威仪。他环视众人道:\"董贼乱政方平,反王刘玄又弑君自立,实乃天理难容。蒙诸君响应檄文,共讨逆贼。\"
众诸侯虽各怀心思,此刻皆颔首称是。曹操继而提议:\"既是义师讨逆,当先立盟主以统军务。\"话音未落,便有人暗示应由曹操担任。
曹操眼芒微闪,心中早有计较。他深知自身虽兵强马壮,但出身寒微。袁本初虽仅据一郡之地,却拥兵十万,更兼世族声望。若强求盟主之位,恐难服众。
念及昔日兖州之困,袁绍非但不施援手,反暗中掣肘。如今正好将这烫手山芋交予袁氏兄弟——本初与向来不睦的袁术。让这二位\"名门之后\"在天下人面前显露真容,届时他曹孟德自可后来居上。
【袁绍担盟主,刘备为先锋】
曹孟德拱手谦辞:\"诸位厚爱,操才疏学浅,不堪重任。\"
\"某举荐渤海袁本初出任盟主。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更兼名将之后,实乃盟主不二人选。\"
袁公路闻言,面上顿显不豫之色。袁本初心中暗喜,却仍作推让:\"诸位抬爱,绍愧不敢当。\"
早有附议者高声道:\"本初公德高望重,当仁不让!\"
又有人道:\"昔日董卓乱政,满朝文武唯唯诺诺,独本初公敢当面抗争,令人钦佩!\"
众人纷纷附和:\"正是!万勿推辞!\"
袁绍面上喜色愈显,推辞之语渐弱。袁术拍案怒喝:\"既不愿受,不如让我来当!\"
曹操见状,忙打圆场:\"讨逆勤王乃社稷大事。今众望所归,本初切莫再辞。\"
袁绍整衣而起,睨了袁术一眼,昂然登席:\"既如此,绍当仁不让。\"
众诸侯齐声唱喏。曹操因举荐之功,被袁绍表为副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