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磐石上的暖光(1 / 2)

第三百五十九章

顾锦城的命令如同在基地外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能量屏障,将科学理事会的触角暂时阻挡在外。轨道平台上的埃莉诺·萨瑟兰博士会作何反应,暂时不是宋墨涵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她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对李铭体内孢子能量衰减之谜的破解,以及为即将出发的勘探队制定万全之策上。她知道,萨瑟兰的沉默只是风暴前的宁静,必须在此之前找到关键的突破口。

医疗区内,低频率脉冲刺激和神经稳定剂的效果初步显现,但代价是李铭时而陷入昏睡,时而因神经刺痛而短暂清醒。在一次清醒的间隙,他虚弱地抓住宋墨涵的手腕,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博士……能量……它在‘害怕’,或者在……‘躲藏’……” 这话语如同呓语,却像一道闪电划过宋墨涵的脑海。能量具备初级意识的可能性再次被放大。

监测数据显示,李铭的孢子能量衰减趋势得到了极其细微的延缓,虽然未能逆转,但那条平滑下降的曲线终于出现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证明外部干预是有效的。而隔壁隔离舱内,“铁砧”的生理指标波动也随之平复了些许,进一步印证了两人之间那种神秘的超距关联。

“这种关联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密,像是一种……生物性的量子纠缠?”苏宛看着同步数据,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科研人员面对未知时的兴奋与困惑。她调出了“铁砧”的早期体检报告,“看这里,队长在被孢子感染初期,大脑边缘体和松果体的异常活动显着增强,这或许是意识连接的生理基础?”

“更像是某种基于能量信息素的神经网络,”宋墨涵修正道,指尖飞快地在光屏上划过,调出孢子能量的微观结构模拟图和能量场分布图,“孢子能量本身可能具备初级意识,或者至少是强大的信息感知和传递能力。‘铁砧’队长作为曾经的宿主,其生命磁场或某种深层生理节律,与孢子能量建立了深度共振。一方衰减,另一方必受扰动。李铭刚才说能量在‘躲藏’,也许……它感知到了外部的威胁,或者内部环境不再适合存在?”

这个推断让在场的医疗官们都感到一阵寒意。如果孢子能量真的具备某种“意识”,那么它的“衰减”是自然的生命周期,还是某种主动的“隐匿”或“转移”?而外部威胁,除了科学理事会,是否还指向了他们正在进行的治疗本身?

时间不等人。在顾锦城的高效督办下,勘探队的组建和装备调配以惊人的速度完成。队长是基地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士官长,名叫周锐,以冷静和谨慎着称,曾是顾锦城在几次边缘星域清扫任务中的老部下。队员则从“暗影”小队和侦察部队中遴选,个个都是好手。他们的装备清单经过顾锦城亲自审定,增加了数种针对非能量信号探测和物理样本保全的特殊设备,甚至还包括了小型相位屏蔽装置,以应对可能存在的未知能量场干扰。

出发前夜,宋墨涵亲自为勘探队成员进行了最后一次生理指标检查和战前简报。当她走到周锐面前时,这位面容刚毅、左边眉骨上有一道浅疤的士官长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沉声道:“博士,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将您需要的东西带回来。” 他的眼神坚定,带着军人特有的可靠,以及一丝对未知任务的审慎。

宋墨涵心中微动,点了点头,将一份加密的数据芯片交到他手中:“士官长,这是最新的能量残留特征频率和可能存在的物理结构模型。优先保证队员安全,样本其次。如果……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现象,立刻撤退,保存数据为重。”

“明白。指挥官强调过,活着回来是第一位。”周锐郑重接过,贴身收好,动作一丝不苟。

就在这时,顾锦城的身影出现在装备检查区入口。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军装笔挺,步伐沉稳,但宋墨涵敏锐地察觉到他眉宇间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以及眼底深处隐藏的担忧。他亲自来为勘探队送行,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没有冗长的动员,顾锦城只是走到队列前,目光逐一扫过每一位整装待发的队员,那目光如同实质,带着重量和温度。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记住,你们的首要任务是活着回来。基地需要你们每一个人。遇到无法应对的危险,立刻启动相位屏蔽,发出求救信号,基地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是!指挥官!”队员们齐声应答,士气高昂,眼神中充满了对指挥官的信任。

顾锦城的目光最后落在周锐身上,两人对视一眼,多年的默契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周锐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低声道:“头儿,家里就交给你了。” 顾锦城微不可察地颔首。

队伍出发,通过重重气闸,消失在通往地表通道的黑暗中。宋墨涵站在观察窗前,冰凉的玻璃隔绝了外界的有害环境,也仿佛隔绝了希望。她看着最后一名队员的身影被黑暗吞噬,心中默默祈祷,不仅为了样本,更为了这些勇敢的生命。

一件还带着体温和淡淡洗涤剂味道的军装外套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驱散了从通道密封处渗入的寒意。宋墨涵回头,对上顾锦城深沉的视线。他里面只穿了一件贴身的深色作战服,勾勒出精悍的线条。

“夜里冷凝系统功率加大,这里接近外层通道,别站太久。”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显然是长时间部署和压力所致。

他没有离开,而是陪她一起站在那里,沉默地看着空无一人的通道。这种无声的陪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安抚她内心翻涌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他身上传来的淡淡硝烟味、冷冽的金属气息,混合着那件外套上属于他的体温,此刻竟成了最让她安心的存在。她下意识地拢紧了外套,仿佛这样能汲取更多力量。

“他们会没事的,对吧?”她轻声问,像是在问他,又像是在告诉自己。她知道周锐是精锐,但遗迹的诡异远超想象。

“周锐是我带出来的兵,他最擅长在绝境里找到生路。”顾锦城的回答带着绝对的信任,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她,走廊昏暗的安全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却柔和了他平日过于冷硬的线条,“倒是你,脸色很差。李铭的情况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你需要休息,宋博士。” 他用了比较正式的称呼,但语气里的关切却难以掩饰。

他的关心直接而纯粹,不带任何修饰。宋墨涵心中一暖,仿佛有一股暖流注入冰封的河床。“我没事,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李铭的呓语给了我新的方向。而且,‘亥伯龙’分析仪就快到了,我得提前准备好接入和调试方案,不能耽误时间。”

“设备到了自然会有人调试,你不必事事亲力亲为。”顾锦城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但眼神里却是近乎无奈的关切,“基地可以没有一台新机器,但不能没有你。你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话如此直白,几乎剥掉了他作为指挥官的所有外壳,露出了内里纯粹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