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340章 微光下的誓言和负重前行

第340章 微光下的誓言和负重前行(1 / 2)

第三百四十章

便携式应急灯惨白的光线,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开腔室的黑暗,勾勒出乔林奄奄一息的轮廓。他躺在冰冷、微微蠕动的菌毯上,胸腔的起伏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每一次吸气都带着血沫摩擦气管的细微“嘶嘶”声,每一次呼气则如同破旧风箱的最后挣扎,带着生命即将燃尽的不甘。浓重的血腥味和地下特有的霉腐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窒息。

张澜跪在他身边,迷彩服上已沾满血污和泥泞。她的动作迅捷而沉稳,仿佛一台精密仪器,不受周围压抑环境的影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推注强心剂、加压包扎可见的出血点……同时,便携式生命体征扫描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将乔林体内触目惊心的损伤数据呈现在小小的屏幕上。那台被他至死紧握的破损记录仪,已被技术兵王磊小心取下,正尝试用便携终端连接读取,屏幕上的数据流闪烁不定,如同乔林摇曳的生命之火。

“多处肋骨骨折,左侧张力性血气胸,脾脏疑似破裂大出血,左臂肱骨开放性骨折,严重脱水与血液感染……”张澜语速极快地汇报着,声音在寂静的腔室中显得格外冰冷而清晰,每一个医学术语都像重锤敲在队员们心上,“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血压持续下降。必须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和更高级的生命支持,否则……他撑不过二十分钟。”她抬起头,看向顾锦城,眼神明确——时间,是此刻最奢侈的东西。

顾锦城蹲在一旁,目光沉凝如水,仿佛要将地面看穿。乔林的出现,以及他拼死带来的“育婴室”情报,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激起了更巨大的波澜和迷雾。这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可能直接关系到“影刃”失踪的真相,甚至整个人类阵营对地底威胁的认知。但同时也意味着更沉重的负担和更不可测的风险。带上一个生命垂危的伤员,穿越这段已知和未知危险并存的地下通道,无疑会极大拖慢队伍速度,增加暴露和遭遇袭击的概率,甚至可能将整个小队拖入绝境。

“队长……”副手赵强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我们的补给和体力……带着重伤员,通过b路线的风险系数会飙升至少百分之两百。”他的意思很明显,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理性有时需要做出残酷的取舍,为了多数人的生存,牺牲个体是战场上不成文的规则。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被安置在简易担架上、依旧昏迷不醒的“影刃”队员,他们同样是沉重的负担。

顾锦城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左臂伤口在宋墨涵远程灵能疏导后虽然不再失控,但持续的、钻心般的剧痛仍在啃噬着他的意志和体力。他抬眼,目光逐一扫过队员们——经历了连番苦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最后,他的视线落回乔林那张被血污、尘土和绝望覆盖的年轻脸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同胞,一个战友,更是一个可能掌握着扭转战局关键信息的“信使”。放弃他,等同于放弃可能存在的、拯救更多人的机会,也等同于背弃了身为军人和队友最基本的誓言。

(扩写部分:人物内心挣扎与团队互动)

记忆的碎片瞬间闪过顾锦城的脑海——初入侦察连时,老连长在国旗下嘶吼的誓言:“绝不抛弃!绝不放弃!”;上一次任务中,为掩护他撤退而永远留在废墟里的战友……每一个生命都重若千钧。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左臂的剧痛和内心的波澜,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道,瞬间驱散了队伍中那一丝因现实考量而产生的犹豫空气:

“执行b计划,带上他!我们是来救人的,不是来当刽子手的。”他看向张澜,“张军医,尽你所能,维持他的生命,我需要他活着开口说话!”接着转向赵强,“赵强,调整队形,前出侦察组扩大警戒范围至三百米,启用动态感应器。林琅,灵能感知聚焦,优先确保我们前方路径安全,尤其是菌毯活性异常区域。其他人,协助王磊,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作一副更稳固的担架,分担负重!把乔林同志固定好,不能再造成二次伤害!”

“是!”整齐划一的低声回应。命令下达,无人质疑。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精密的齿轮再次啮合。有人迅速从备用物资中取出轻便但坚固的高分子担架展开,有人协助张澜小心翼翼地将乔林骨折的左臂用夹板固定,并进行紧张的胸腔穿刺引流操作,暗红色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收集袋。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血腥味和菌毯散发的甜腥气息混合的、属于战地最残酷的味道。技术兵王磊加快了破解记录仪的速度,眉头紧锁。

**\\* \\* \\* \\* ***

地面,前沿医疗中心,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地下。

宋墨涵的全息屏幕上,代表顾锦城小队的光点再次开始缓慢移动,但队伍标识旁,多了一个极其微弱的、不断闪烁的红色生命信号标记——乔林。那闪烁的频率,牵动着她的每一根神经。同时,顾锦城战术终端同步传来的、关于乔林出现及其携带“育婴室”情报的简要文字汇报,也呈现在她面前的核心情报流窗口。

“育婴室……”宋墨涵轻声念出这个词,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攥紧,呼吸为之一窒。这不仅仅印证了秦岳情报的冰山一角,更将那模糊的威胁指向了一个具体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向。她立刻调集所有关于“第三勘探队”的加密档案记录,同时以最高权限接入指挥中心的情报分析网络,试图交叉验证乔林的身份及其勘探队最后已知的活动区域坐标,希望能拼凑出更多线索。

“博士,乔林的实时生理数据已强制接入我方系统,生命体征濒临崩溃边缘。根据顾队长共享的初步伤情判断和现有数据模型分析,他需要紧急手术干预,控制内出血,否则生存几率低于百分之五……”林浩盯着辅助屏幕上乔林那几乎拉成直线的心电图间或出现的、令人心惊肉跳的微弱波动,声音沉重。

“我知道。”宋墨涵打断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纷乱的情报和担忧中抽离出来,专注于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如何从死神手里抢时间。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化作残影,调出b路线预设的几个结构相对稳定、空间足够的临时停留点三维结构图,“计算最优中途急救方案。标记b-7号腔室,那里岩层结构最稳定,空间足够展开‘战地急救单元’进行紧急手术。准备远程手术辅助程序,申请‘天穹’系统最高医疗权限,我需要无缝接入顾队长小队携带的‘战地急救单元’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网络。”

她的指令清晰冷静,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做出这个决定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风险。在敌情不明、环境恶劣且充满未知生物活性的地下,停留进行哪怕是最简单的手术,都无异于将整支队伍置于更危险的靶心。但她更清楚,顾锦城既然决定带上乔林,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丝挽救生命的希望。她能做的,就是在地面,利用一切可能的科技手段,为他分担这份沉重的希望,将这缕微弱的生命之火,尽可能稳固地维系下去。这是她的战场,无形的,却同样生死攸关。

**\\* \\* \\* \\* ***

地下,b路线通道。

队伍在绝对的、令人心悸的寂静中艰难前行。只有沉重的脚步声、担架边缘摩擦菌毯的粘腻声响、以及伤员偶尔无意识溢出的呻吟打破这死寂。菌毯覆盖的区域如同活物般缓慢地蠕动,散发着幽幽的、不祥的荧光和那种腐败的甜腥气息,试图缠绕上行人的脚踝。队员们严格按照宋墨涵提供的抑制方案,交替喷洒着高浓度镇静剂雾化剂,所过之处,菌毯的蠕动会暂时减缓,荧光也变得黯淡。即便如此,那滑腻、柔软并带着轻微吸力的触感透过靴底传来,依然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精神高度紧张。

顾锦城走在队伍中段,既要统筹全局,关注前后警戒,又要时刻通过战术面板关注乔林的生命体征曲线。左臂的伤痛如同附骨之疽,随着每一次迈步和精神的紧绷而阵阵抽痛,额角渗出的冷汗沿着他刚毅的脸颊滑落。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之前被宋墨涵引导梳理过的灵能,在持续的压力和伤痛影响下,又开始在经络中隐隐躁动,如同即将挣脱束缚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