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深水区的微光与锚点
基地顶层的观景平台,寒风裹挟着高原特有的凛冽与纯净,吹拂着宋墨涵额前的碎发。她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脑海中却反复回响着林浩然那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可控共鸣”。
主动引导顾锦城与那个寄生于他能量核心的远古烙印进行“对话”?这无异于在悬崖边缘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意识彻底崩毁的万丈深渊。然而,林浩然的分析也像一根尖刺,扎进了她心里最恐惧的地方:被动等待,看着顾锦城的意识在一次次的不可控爆发中被逐渐磨蚀,直至湮灭……这同样是她无法接受的结局。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是科研工作者常面对的命题,但当这个命题的核心是她倾注了所有情感与信念的人时,每一次权衡都显得无比沉重。
“林博士的方案,委员会那边……”宋墨涵轻声问道,目光依旧停留在远山的雪线上。
“尚未正式提交。”林浩然的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这需要最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和最完备的应急预案。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先说服自己,尤其是你,宋医生。你是这个计划里,除了顾队长本人之外,最关键的一环。”
宋墨涵转过身,直视着林浩然:“我需要更具体的方案,关于‘可控共鸣’如何实施,关于那个‘锚点’具体需要做什么。”
“回实验室详谈。”林浩然点头,率先转身走向升降梯。
---
就在宋墨涵与林浩然为那个惊世骇俗的新方案进行深入探讨时,基地内部,一场由最高委员会默许、高战亲自推动的“特殊程序”正在悄然进行。
数日后,当宋墨涵再次来到顾锦城的隔离舱外,进行每日例行的数据核查时,她被眼前的一幕微微怔住。
隔离舱内,顾锦城依旧处于深度的镇静状态下,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曲线在屏幕上平稳波动。但在他的枕边,多了一枚小小的、略显陈旧的金属徽章。徽章的图案,正是龙焱突击队的标志——一条盘旋欲飞的赤龙,龙焰缠绕着一柄利剑。
负责今日值守的,是一位面容刚毅、眼神却透着温和的中年护士长,姓王。她看到宋墨涵的目光,低声解释道:“是高指挥官特批的。他说,这是顾队长刚入龙焱时获得的第一枚代号徽章,代表着他军旅生涯的起点和最初的信念。希望能对他稳定意识有所帮助。”
宋墨涵心中一动。她隔着厚重的透明材质,凝视着那枚徽章。它静静地躺在顾锦城枕边,仿佛真的带着某种沉静的力量。这不是冰冷的仪器数据,也不是复杂的能量理论,而是来自他过去那些热血与硝烟交织的岁月,是他意志最坚实的基石之一。
“谢谢。”宋墨涵对王护士长轻声说道,心底泛起一丝暖流。高战和龙焱的老兵们,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顾锦城,也支持着她。
就在这时,内部通讯器响起,是林浩然:“宋医生,请来一下第三分析室。我们需要的‘钥匙’到了。”
---
第三分析室内,除了林浩然,还多了一位陌生的面孔。这是一位看起来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女性,穿着朴素的便装,气质沉静如水,眼神却异常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她站在那里,并无任何咄咄逼人的气势,却让人无法忽视。
“这位是苏婉博士,”林浩然介绍道,“国内顶尖的认知神经科学与意识场研究专家,尤其擅长处理非正常状态下的意识交互。她是应委员会秘密邀请,前来协助我们进行‘可控共鸣’项目评估和准备的。”
苏婉朝宋墨涵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种温和的审视:“宋医生,你好。来之前,我已经详细阅读了顾锦城队长和‘溯源’项目的所有相关资料。情况确实非常特殊。”
她的声音柔和,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权威。宋墨涵立刻意识到,这位苏博士,可能就是林浩然计划中,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人物。
“苏博士,您认为‘可控共鸣’的可行性如何?”宋墨涵直接问道。
苏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顾锦城最新的脑波及能量场同步监测图谱。那上面交织着代表他自身意识的稳定波段,以及那个外来烙印所带来的、混乱而强大的异常波纹。
“意识,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能量信息场。”苏婉指着图谱,缓缓说道,“顾队长自身的意识场非常强大且稳定,这是他能支撑到现在的根本原因。而这个外来烙印……林博士的推测很有道理,它不像单纯的破坏者,更像一个……‘程序员’,试图在顾队长这个优质的‘硬件’上,强行运行一套古老的、不兼容的‘程序’。”
她切换了几个画面,指向几个异常波纹与顾锦城自身意识波偶尔产生的、极其微弱的同步峰值的瞬间:“看这里,还有这里。在这些瞬间,两者并非纯粹的对抗,反而产生了一种极其短暂、极不稳定的‘共鸣’。这证明,‘对话’的通道,在特定条件下,是可能存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主动引导并放大这种‘共鸣’,而不是等待它在不可控的爆发中撕裂顾队长的意识。”林浩然补充道,“苏博士带来的新型‘意识感应与稳定矩阵’,可以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撑。”
苏婉点头:“技术是工具,但核心在于‘引导者’和‘锚点’。”她看向宋墨涵,“引导者将由我和林博士负责,利用矩阵尝试与那烙印建立初步连接。而‘锚点’——宋医生,必须是你。”
“我需要怎么做?”宋墨涵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
“在共鸣过程中,顾队长的意识可能会被拉入一个由那烙印主导的、充满未知信息洪流的‘深水区’。”苏婉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他会迷失,会挣扎,甚至会因为信息的冲击而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你的任务,就是在他意识的最深处,建立一个绝对稳固的‘坐标’。这个坐标,必须是他潜意识中最熟悉、最信任、最能唤起他求生意志和回归欲望的存在。”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宋墨涵:“不是宋医生,不是项目负责人,而是剥离了所有身份之后,仅仅作为‘宋墨涵’的你。你的声音,你的影像,你们之间共同经历的、蕴含强烈情感的记忆片段……这些将构成‘锚点’的核心。当他在深水区感到迷失时,‘锚点’会发出指引的光芒,让他知道归途在何处。这需要你们之间拥有极深的、超越常理的情感连接和信任。”
宋墨涵静静地听着。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操作,更是一次灵魂层面的托付。她要将自己,烙印在顾锦城意识抗争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