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夜色下的倾诉(2 / 2)

为了更全面地帮助顾锦城拼凑记忆,也为了给“桥梁计划”提供更丰富的案例资料,林向远通过周倩的联系,邀请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曾长期在“幽灵河谷”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报道的资深战地记者叶文珺。

叶文珺是一位四十岁左右、气质沉静却目光如炬的女性。风霜在她的眼角刻下了痕迹,却掩不住她身上的坚韧与悲悯。她来到医院,并非直接探视顾锦城,而是先与医疗团队,特别是宋墨涵进行了深入交流。

“宋医生,”叶文珺的声音带着一种抚平人心的力量,“我了解那片土地,也见过太多像顾队长这样的战士。他们的坚强超乎想象,但他们的柔软也往往藏在最深处。”她拿出一些不涉及机密的照片和笔记,讲述了当地平民,尤其是孩子们在战火中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前来帮助的Z国军人的依赖和感激。

“请告诉顾队长,”叶文珺郑重地说,“他们的付出,绝非徒劳。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在那些孩子心中种下了和平的种子。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一种希望。”

----

叶文珺的话,通过宋墨涵温柔转述,仿佛一缕微风吹进了顾锦城封闭的心湖。那天深夜,或许是白天的情绪冲击余波未平,顾锦城再次从浅眠中惊醒,但没有引发警报。他只是睁着眼,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又痛苦。

守在他床边的宋墨涵立刻察觉,她没有开灯,只是轻声问:“又做噩梦了?”

黑暗中,顾锦城沉默了很久,久到宋墨涵以为他不会回答。然后,他极其缓慢地、用依旧沙哑但清晰了一些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冷……河谷的水……刺骨……阿杰……在我面前……” 他提到了一个牺牲战友的名字。

宋墨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她没有打断,没有安慰的空话,只是更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像一个最忠诚的倾听者,接纳着他每一份痛苦的回忆。

“……想……带他们……回家……” 顾锦城的声音哽咽了,这是宋墨涵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情绪的巨大波动,不再是麻木,而是深刻的悲恸。

“你尽力了,”宋墨涵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温柔坚定,“你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活着回来,带着他们的遗志好好活下去,也是你的责任和使命。”

顾锦城侧过头,在微弱的夜灯灯光下,凝视着宋墨涵近在咫尺的脸庞。她的眼中没有怜悯,只有理解、支持和一种深沉的温暖。那是一种在极端战地的残酷环境中几乎绝迹的温度,却恰恰是他潜意识里最渴望的救赎。

他不再说话,只是反手紧紧回握住了宋墨涵的手,力道之大,仿佛溺水之人抓住唯一的浮木。这一次,不再是虚弱无力的依靠,而是带着一种明确的、双向的确认和联结。

窗外月华如水,病房内,两人双手交握,无声胜有声。关于战地的残酷记忆与病房内的温柔守护,硬汉的脆弱与医生的坚韧,在这一刻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交融。那座心桥,不仅架起,更开始承载起沉重却真实的情感流动。顾锦城的心门,正对着这个用专业、耐心和纯粹情感一点点叩响它的人,缓缓打开了一道缝隙。光,照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