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战地玫瑰
顾锦城那微弱却清晰的回压,如同暗夜里划过的第一颗星辰,虽光芒熹微,却彻底照亮了宋墨涵心中的希望苍穹。这次回应不再是偶然的生理反射,而是带着明确指向性的交流,是他在混沌深渊中向外界递出的第一根藤蔓。
医疗团队为之振奋。林枫指出,这表明顾锦城的意识正在尝试重新建立对躯体更精细的控制,并且,宋墨涵作为“情感锚点”和“沟通桥梁”的作用至关重要。接下来的康复计划,需要更大胆,也更精细。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到访,为这场“战役”带来了新的变数。
来人是顾锦城所在特种大队的现任大队长,代号“山鹰”,一位与顾锦城年龄相仿、眉宇间同样刻着风霜却更显沉稳刚毅的军官。他是听说了陆沉舟的探访和后续进展后,特意赶来的。
山鹰没有过多寒暄,与林枫、赵健简短交流后,便提出要单独见见宋墨涵。在医生休息室里,他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却眼神坚定的女子。
“宋医生,”山鹰的声音低沉有力,“锦城是我最好的兄弟,也是我最佩服的兵。他的事,就是整个大队的事。我这次来,一是代表全体队员表达支持,二是……”他顿了顿,拿出一份略显陈旧的牛皮纸文件夹,“我想,这个或许对你们现在的治疗有帮助。”
宋墨涵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份任务简报的摘要(隐去关键机密信息)、训练总结,甚至还有几页略显潦草的手绘战术草图,落款都是“顾锦城”。
“这是锦城习惯性的战后复盘笔记,”山鹰解释道,“他不光记战术得失,也会记录当时的环境细节、心理状态。我们大队有个传统,重视战场心理建设。我仔细看过,里面多次提到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意志,提到……对‘光’和‘声音’的定向追寻,作为保持清醒的锚点。他在一次模拟被俘抗审讯训练后的笔记里写过:‘当感官被剥夺,唯一的支点,是内心最珍视的声音回响。’”
宋墨涵的心猛地一跳,她瞬间明白了山鹰的用意。这些笔记,是打开顾锦城深层意识宝库的钥匙!它们揭示了顾锦城在极限压力下自我调适的心理机制,而这机制,或许正是唤醒他的关键。
“谢谢您!这太重要了!”宋墨涵紧紧握着文件夹,如同握住了战略地图。
山鹰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宋医生,锦城选择你,是他的眼光。你现在的角色,很像我们特种作战中的‘后方引导员’,在前方突击队员(顾锦城)深入敌后(意识深渊)时,提供信息支持和精神指引。你要做的,不仅是刺激,更是‘导航’。”
“导航……”宋墨涵喃喃重复,这个词精准地击中了她。
山鹰的到访和新资料的注入,让医疗团队的方案立刻进行了优化。他们决定模拟顾锦城笔记中提及过的、一次对他而言具有转折意义的成功救援行动的环境要素——并非模拟危险场景,而是模拟行动成功后,雨林深夜、篝火微光、以及远处隐约的直升机桨叶声(象征希望与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