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4章 咸阳宫“搞钱天团”:秦始皇是如何把大秦腰包撑足的?

第4章 咸阳宫“搞钱天团”:秦始皇是如何把大秦腰包撑足的?(1 / 2)

华夏祖龙也为钱发愁……

咸阳宫的烛火都快烧到灯芯了,秦始皇嬴政还盯着案上的账本唉声叹气——灭六国时花的钱像泼出去的水,北边修长城要砖石,南边打百越要粮草,连宫里太监买菜都开始抠搜,说“粮囤见了底,得省着点花”。

“陛下,别愁!搞钱的法子,臣给您带过来了!”殿外传来李斯的声音,他身后跟着个穿粗布袍的汉子,腰里别着个算盘,手里攥着本皱巴巴的小册子,见了嬴政就躬身:“陛下,臣钱紧,奉李大人之命,给您算清‘怎么赚钱’的账。”

嬴政抬眼瞧他:“你叫钱紧?倒和朕现在的境况对得上。行,今儿个就听你们俩说,说不明白,账本就扣你们俩俸禄。”

李斯先把怀里的布包往案上一倒,“哗啦”滚出一堆奇形怪状的钱:有像小刀的齐刀币,有像铲子的赵布币,还有楚国那小得能塞进指甲缝的蚁鼻钱。嬴政拿起个齐刀币,沉得差点砸了手:“六国的钱都长这样?”

“可不是嘛陛下!”钱紧凑上前,扒拉着钱堆算账,“上周临淄有个张老板,拉了十车细布来咸阳换粮。咸阳粮铺只认秦币,他得先找贩子把齐刀币换成燕币,贩子抽一成‘跑腿费’;再换秦币,又被抽一成——十车布的利润,倒腾两回就没了一半!”

赵高在旁补了句:“前儿个市集更热闹,赵国商人买魏国盐,魏国掌柜拿个小秤说‘我这一斤抵你赵国两斤’,俩人吵到官府,县令翻了半天旧册子,也没弄明白‘到底谁的秤算真的’。”

嬴政把刀币往案上一摔:“就没个全天下都认的规矩?”

“有!”李斯立刻捧上青铜钱范,中间方孔、外圈圆圆的,“这是‘秦半两’,外圆好揣兜里,内方能串成串,不管是齐国卖布的还是楚国卖鱼的,掏出来都是这钱,再也不用跟贩子磨嘴皮子!”

钱紧赶紧接过话头,拿起赵高带来的三个陶罐,往每个罐里都舀了小米:“陛下您看,这三个罐看着一样大,按以前的规矩,韩国的‘升’就装这么点,魏国的‘升’比它多装半罐,赵国的更离谱,装得快溢出来了。要是按韩国的‘升’收税,豪强占着百亩地,实际缴的税只够五十亩;按魏国的算,百姓种三亩地,得缴五亩的税——多冤!”

他又从怀里掏出把青铜尺,比着陶罐量:“现在李大人让铸了统一的铜尺、铜秤,发往各郡。以后不管是买布还是收税,都按这规矩来:一尺布就是这么长,一斤盐就是这么重。交易不扯皮了,商人愿意多跑买卖,朝廷的税自然就多了——这就像现在集市摆规矩,没人耍无赖,生意才能红火!”

嬴政拿起钱范对着烛火照,方孔里漏下的光落在钱紧的算盘上,他忽然笑了:“行!就按你们说的办,让天下人都用秦半两,都认大秦的尺子!”

解决了“花钱规矩”,嬴政又敲案:“这只是赚小钱,修长城、打百越要花大钱,得有稳当进项。”

李斯冲赵高递个眼色,赵高立刻捧上碗雪白的盐粒;钱紧则掏出个生了锈的铁锄头,往案上一放:“陛下,您天天吃饭要放盐吧?农民种地要锄头像吧?士兵打仗要吃盐补力气、要铁剑防身吧?这俩玩意儿,就是‘不管穷富都得买’的硬货!”

“以前这些货都在谁手里?”嬴政捏起一撮盐尝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