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该死!\"张鸿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他本不该提起那件禁忌之事,可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康熙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大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皇帝略显憔悴的面容。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真相,却发现越是接近,谜团反而越多。
窗外传来更鼓声,已是子时。康熙站起身,走到那面新换的铜镜前。镜中人影恍惚间似乎分裂成两个,又迅速合二为一。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或许,这就是天意。\"康熙苦笑一声,转身走向龙案。桌上摊开的奏折还等着他批阅,而那个襁褓的秘密,也许永远只能留在历史的尘埃中。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的巧合。康熙在查阅宫廷医案时发现,那些声称遭遇“邪灵侵扰”的记载,大多集中在特定季节。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事件。
\"皇阿玛,\"胤禛轻声唤道,\"您脸色不太好。\"
康熙摆摆手,示意儿子不必担心。但他心里清楚,这件事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不只是简单的诅咒或政治阴谋,而是涉及到满洲传统、宫廷斗争、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的交织。
最让他在意的是,为何诅咒会选择在双生子身上做文章?在满洲传统中,双生被视为不祥之兆,往往需要通过特殊仪式来化解。但襁褓上的三语文本表明,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查,继续查。\"康熙沉声道,目光落在案头那份未完成的朱批上。真相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似无关的细节里,等待着他去发现。
深夜的养心殿内,康熙独自对着那件襁褓沉思。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它时的震撼。那种感觉,就像被人看穿了灵魂深处最隐秘的角落。
\"皇上,该歇息了。\"李德全轻声提醒。
康熙点点头,却没有起身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襁褓一角那几乎看不见的靛蓝印记上。经过反复比对,这个印记确实与青阳教的符咒图案一致。但更让他在意的是,为何会出现在宫廷特供的织物上?
\"传旨,\"康熙突然开口,\"即刻查封江南织造局所有库房,彻查顺治年间账册。\"
李德全愣了一下,随即应声退下。他知道,皇帝又想起了什么关键线索。这些年,康熙一直在追查这个谜团,就像在拼凑一幅支离破碎的画卷。
窗外传来悠远的钟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康熙望着烛火出神,仿佛看到了那个被历史尘封的秘密正缓缓浮现。
有时候,真相并不只有一个。康熙渐渐明白,这件襁褓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动机。既是针对皇室的政治警告,也是宗教势力的渗透尝试,更可能是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
\"有意思,\"康熙轻笑一声,指尖轻点龙案。他注意到,那些声称遭受超自然现象困扰的人,往往都是身处权力旋涡中心的人物。这难道只是巧合?
思绪回到现实,康熙看向窗外初升的朝阳。历史就像一面多棱镜,每个角度都能折射出不同的真相。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最接近事实的版本。
\"去把曹寅叫来,\"康熙吩咐道,\"就说朕有些关于红楼梦的想法要与他商讨。\"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看似无关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