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清朝小说集 > 第26章 坤宁暗涌

第26章 坤宁暗涌(1 / 2)

乾清宫内,龙涎香的青烟在鎏金铜炉中缓缓升腾。顺治帝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紫檀案几上,声音不大,却让侍立两侧的太监们肩膀一颤。

“皇上息怒。”范文程弯下腰,拾起那本被拍得卷了边的折子。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斑白的鬓角,映出一片银丝。他展开奏本细看,眉头渐渐皱成一团——这是镶黄旗佐领联名上的折子,满纸都是“祖制不可违”“旗田乃根本”的陈词滥调。

年轻的皇帝冷笑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一块和田玉镇纸。那是上月生辰时董鄂妃送的礼物,玉上雕着“励精图治”四个字。“范卿,你说这些人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关外的老黄历,能管得了中原万里河山?”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御前太监吴良辅跌跌撞撞跑进来:“万岁爷,郑亲王求见,说是十万火急的军务!”

顺治抬起头,与范文程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待济尔哈朗进殿,皇帝已经换上了平和神色:“王叔这般匆忙,可是南明余孽又生事端?”

“比那更紧要!”济尔哈朗喘着粗气,朝珠随着呼吸剧烈晃动,“直隶巡抚来报,保定府有旗丁闹事,说汉人佃户抢了他们祖传的猎场垦荒,还打伤了三个包衣奴才!”

范文程立刻上前半步:“郑亲王所言‘猎场’,可是上月皇上命令分给流民屯垦的官田?”

“范大学士这是偏帮汉人?”济尔哈朗瞪大眼睛,腰间佩刀的金鞘在殿柱反光中闪烁不定,“皇上,老臣早说过,这般强行分田……”

“王叔。”顺治突然打断,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陡然寂静。他起身踱到《坤舆全图》前,指尖划过黄河蜿蜒的曲线:“去岁黄泛,河北饿殍千里。八旗圈占的荒地,十之八九都在荒废长草。”转身时九龙袍角扫过青砖,发出丝绸特有的窸窣声,“朕记得太祖皇帝有训——得民心者得天下。”

慈宁宫里,西府海棠开得正好。庄妃斜倚在缠枝牡丹纹的紫檀榻上,听着满洲命妇们七嘴八舌地抱怨。

“娘娘您不知道,我们爷在通州的三顷好田,全让那些南蛮子分了去!”镇国公夫人捏着绢帕抹泪,腕上的三对鎏金镯叮当作响。

庄妃慢条斯理地拨弄着手中的翡翠念珠,眼角余光扫过窗外晃动的身影——那是她安插在承乾宫的眼线。“要我说啊,这都是汉妃们吹的枕边风。”她忽然提高了声调,“咱们满人家的姑娘,哪懂得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众命妇交换着眼色。安亲王福晋凑近低语:“听说董鄂氏昨儿个半夜还留着灯,皇上批折子到三更才从她那儿出来……”

“啪”的一声,庄妃手里的甜白瓷茶盏重重磕在几案上。茶水溅在苏绣桌围上,晕开一片暗痕。“到底是南边来的狐媚子。”她盯着釉色里自己扭曲的倒影,“先帝在时,哪有这等乱规矩的事?”

正说着,宫女慌张来报:“董鄂娘娘来给太后请安了。”殿内霎时鸦雀无声。庄妃抚平旗袍上并不存在的皱褶,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可巧,正说着呢。”

董鄂妃踏进殿门时,满室珠光宝气似乎都黯了黯。她穿着月白色缎绣玉兰的常服,发间只簪一支点翠步摇,却比满屋子满头珠翠的命妇们更显清贵。

“臣妾给太后请安。”她行礼的姿态如风中杨柳,膝盖刚触到青金砖,庄妃才懒懒抬手:“快起来吧,别让人说我这老婆子苛待你们年轻人。”

董鄂妃起身时,注意到太后炕几上摊开的《三国志》,正停在“吴蜀联盟”那一页。她眸光微闪,轻声道:“太后近日气色甚好,想是御医新配的雪蛤膏见效了。”

“呵,我哪有福气用那些精细东西。”庄妃示意宫女换茶,“倒是听说皇上最近劳累,你该多劝着些。这分田的事闹得满城风雨,连后宫都不得安宁了。”

董鄂妃垂眸浅笑:“太后教训的是。不过臣妾一向不敢过问朝政,怕坏了规矩。”

“哦?”庄妃挑眉,“那你昨夜陪着皇上到三更,是在做什么?”

“不过是熬了些参汤,免得皇上熬夜伤身罢了。”董鄂妃语气平静,目光却微微一转,落在窗台上的一株海棠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