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清朝小说集 > 第17章 暗流涌动

第17章 暗流涌动(1 / 2)

早朝散了,养心殿里头,鎏金兽炉的青烟一缕一缕地飘着。孝庄太后手指在案几上的密折上轻轻划过,烛火照着,那脸上就多了几分凝重:“皇帝今儿个处置得还行,可多尔衮临走时那个眼神……”话还没说完呢,殿外“啪”的一声,茶盏碎了。

“奴婢该死!”女官苏茉儿跪在那碎瓷片中间,她一向稳重的双手这时候竟微微发抖。小皇帝福临弯下腰想扶她,一眼瞅见她腕间露出一截靛青色的纹路——那可是蒙古部落祭司才有的狼图腾啊。

太后眼睛一下就深邃起来。等苏茉儿退下后,她突然把茶汤泼到蟠龙柱上,青砖马上泛起诡异的紫沫:“看见没?连哀家宫里的茶水都敢动手脚。”窗棂外梧桐树沙沙作响,好像在应和这深宫里的诡谲气氛。

三更的时候,兵部侍郎把密报呈到御前。烛芯“啪”地爆开,照亮绢帛上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记载:多尔衮府上的管事三个月内五次出入张家口,守将正是他的心腹拜音图。太后用金簪挑开另一份塘报:“蒙古科尔沁部突然往漠南迁徙,可他们的草场今年每天灾啊。”

“朕记得苏茉儿是科尔沁进献的……”少年天子话没说完,太后突然按住他的手腕。纱帐无风自动,隐约看到窗外一片黛色衣角。母子俩心照不宣地转入内室,在《万里江山图》后面取出暗格里的密匣。

“喀尔喀部的求援信。”太后指尖点着羊皮卷上晕开的血渍,“多尔衮承诺开边贸换他们出兵。”案头更漏滴答声里,皇帝摸到匣底冰冷的虎符——这是先帝留给嫡系的调兵信物,纹路都被摩挲得发亮了。

五鼓时分,苏茉儿捧着朝服进来,衣领熏着反常的雪莲香。太后像是无意地说:“这香倒是新鲜。”女官手指一颤:“是……内务府新调的方子。”可皇帝分明看见她袖口沾着张家口特产的黄沙。

晨光刚出现,一队骁骑悄然出了德胜门。为首的将领怀里揣着盖有太后私印的密旨,城楼上,多尔衮望着尘土飞扬的官道,转头对心腹露出森然的笑:“告诉科尔沁台吉,他那批茶叶……该启运了。”

早朝结束后的养心殿,安静得让人心头发紧。孝庄太后坐在那儿,看着那一缕缕青烟,心里头思绪万千。她又想起皇帝今天的表现,虽然处置事情还算妥当,可多尔衮那眼神就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苏茉儿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她知道自己犯了大错,那碎掉的茶盏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乱成一团。小皇帝福临伸手去扶她,却意外发现了她腕间的秘密。他心里一惊,这可不是小事,蒙古部落祭司的狼图腾出现在这儿,背后肯定有文章。

太后看着苏茉儿退下后的背影,眼神变得更加深沉。她把茶汤泼到蟠龙柱上,看到青砖泛起紫沫,心里已经有了数。这深宫之中,处处都是陷阱,她得时刻小心。窗外梧桐树的沙沙声,仿佛也在诉说着这里的不安。

三更时分,养心殿里烛火摇曳。兵部侍郎呈上密报,那上面的内容让人心惊胆战。多尔衮府上管事频繁出入张家口,这绝不是正常现象。太后挑开塘报,发现蒙古科尔沁部的异常迁徙,更是觉得事情不简单。

少年天子提起苏茉儿的来历,太后立刻警觉起来。她按住皇帝的手腕,示意他不要再说。母子俩默契地转入内室,打开暗格取出密匣。那喀尔喀部的求援信和虎符,都暗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波即将来临。

五鼓时分,苏茉儿捧着朝服进来。她闻到自己衣领上那股雪莲香,心里有些忐忑。太后看似随意的一句话,让她手指都在发抖。而皇帝看到她袖口的黄沙,眉头皱得更紧了。

晨光洒在德胜门,那队骁骑出发了。将领怀揣密旨,肩负重任。城楼上,多尔衮望着远方,嘴角的笑意藏着深深的阴谋。他对心腹说的话,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