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选石刻碑
范阳城外的石料场,晨光洒在堆积如山的青石上,泛着冷硬的光泽。赵正牵着赵江月的手,柳萱跟在身侧,三人站在一块丈高的青石前 —— 这是老周头和漕工们昨日特意选出来的,石质细密,不易风化,最适合刻碑。
“爹爹,就用这块吧!” 赵江月踮着脚,小手拍在青石上,掌心沾了层石粉也不在意,“这块石头够大,能把娘的名字和她做的事都刻上,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他颈间的玉佩轻轻晃动,是之前赵正系上的高力士旧物,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娘的故事。
柳萱蹲下身,帮孩子擦去掌心的石粉,指尖拂过青石表面的纹路:“姐姐要是知道用这么好的石头立碑,定会高兴的。老梅先生说,碑上除了‘漕渠护民县君柳蓁蓁’,还要刻上她护漕的功绩,比如发现断水湾隐患、烧毁叛军密道图这些,让后人知道她是个怎样的英雄。”
赵正伸手摸了摸青石,指腹感受到石面的光滑:“我已经让人请了范阳最好的石匠,明日就开工。江月,你想在碑上加上什么话?比如你之前跟娘说的,要护好漕渠的承诺。”
赵江月眼睛一亮,立刻拉着赵正的手,在青石上用手指画起来:“我想刻‘娘,江月会像你一样,护好漕渠,护好百姓’!还要画一朵野迎春,娘最喜欢这个花了。”
“好,都加上。” 赵正笑着点头,转头对柳萱说,“石匠开工时,我们再来盯着,别让刻错了字。尤其是‘蓁蓁’这两个字,要刻得端正,就像她当年做人做事一样。”
柳萱应下,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她整理的柳蓁蓁功绩摘要:“这是我昨晚根据高力士手记和姐姐的漕渠草图整理的,从她二十岁查永丰仓漕弊,到后来拒叛军、护粮道,每一件都写清楚了,石匠刻的时候能照着来。”
正说着,老梅拄着拐杖赶来,手里拿着一卷纸,是高力士手记里夹着的残页 —— 上面画着柳蓁蓁当年在漕渠边种野迎春的小像,线条简单却生动。“大人,把这个交给石匠,刻在碑的侧面,让后人知道蓁蓁姑娘不仅是护漕功臣,还是个爱漕渠、爱百姓的人。”
赵江月接过残页,小心地抱在怀里,像是捧着稀世珍宝:“老梅爷爷,我能把这个带去给石匠看吗?我要跟他说,娘种的野迎春是什么样子,别刻错了。”
“当然能。” 老梅笑着点头,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 —— 高公和蓁蓁姑娘的心愿,终是要在这孩子身上延续了。
回到府衙时,慕容芷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大人,长安的定罪旨意到了!史思明和他的三个同伙,因陷害蓁蓁姑娘、勾结吐蕃、扰乱漕渠,被判斩立决,三日后在范阳闹市行刑,让百姓们都看着,作恶的人终有报应。”
赵正接过公文,指尖划过 “斩立决” 三个字,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好,总算给蓁蓁和被他们害过的人一个交代了。慕容芷,你安排好行刑的护卫,别出乱子,也让江月知道,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他娘的冤屈彻底洗清了。”
柳萱走到赵正身边,轻声道:“行刑那日,我们带江月去看看吧。不是让他看血腥场面,是让他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就像姐姐的功绩,终究被朝廷认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