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范阳问字
范阳城外的风裹着沙尘,刮得驿站的旗帜猎猎作响。赵五立在黑松林驿站的土坡上,腰间的铜牌被风掀起的衣袍露出一角,冷光映着他眼底的忐忑与期待。远处尘烟滚滚,亲卫来报:“大人,颜鲁公的仪仗到了!”
赵五连忙整理衣袍,将铜牌重新藏好,指尖却仍残留着金属的凉意。他深吸一口气,对慕容芷道:“你带影卫守住驿站,看好吐蕃使者和密信,若有异动,先斩后奏。我去迎鲁公,有件要事,需向他请教。”
慕容芷见他神色郑重,不似往常,虽疑惑却也颔首:“放心,影卫已布下暗哨,苍蝇也飞不出去。”
柳萱提着药箱走来,将一小瓶金疮药塞到赵五手中:“颜公刚正,却也需防史思明的人暗中使绊子,你多加小心。江月那边我已让人传信,常嬷嬷说他今日吃了两碗粥,很安稳。”
她见赵五频频摸向腰间,追问了句,“你今日似有心事,可是为范阳的局势担忧?”
赵五苦笑摇头:“局势虽险,总有应对之法。我是… 想向鲁公请教一件私事,关乎名号。”
柳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了然:“你是想改名?也是,‘赵五’之名虽亲切,却难承大任。颜公学识渊博,定能给你好建议。”
得到柳萱的支持,赵五心中稍定,翻身上马,往官道方向奔去。行至三里外,便见一队仪仗自远方而来 —— 为首者身着绯色官袍,须发虽有些斑白,却身姿挺拔如松,正是颜真卿。
他勒住马,目光扫过赵五,声音洪亮如钟:“来者可是破漕弊、阻吐蕃的赵五?果然如传闻中般英武。”
赵五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谦逊:“鲁公谬赞,晚辈赵五,见过鲁公。此次能得鲁公巡按范阳,实乃范阳之幸,大唐之幸。”
颜真卿翻身下马,扶起他,目光落在他腰间微微露出的铜牌一角,笑道:“你不必多礼。老夫一路听闻你的事迹 —— 永丰仓查贪腐,登州阻火药,桩桩件件,皆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只是… 老夫见你神色间似有疑虑,莫非有难言之隐?”
赵五心中一暖,知道颜真卿察言观色,便不再犹豫,坦诚道:“鲁公慧眼,晚辈确有一事相求。晚辈自入漕运以来,总以‘赵五’为名,虽无大碍,却觉粗鄙,难承重任。如今要与史思明抗衡,要为大唐守疆土,总想着取一个合适的字,却苦无良策。鲁公学识渊博,晚辈斗胆,想请鲁公为晚辈赐字。”
这话一出,不仅颜真卿愣住,连随行的官员也露出惊讶之色 —— 寻常人求字多是求书法,求赐名取字,已是极大的信任与敬重。
颜真卿定定看了赵五片刻,见他眼神诚恳,无半分谄媚,心中愈发欣赏,沉吟道:“你有此念,可见你心怀大志,不甘平庸。老夫问你,你心中所求,是只求自保,还是想匡扶社稷,安定天下?”
“自然是安定天下!” 赵五毫不犹豫,“晚辈出身漕工,深知百姓疾苦,若能得一合适之名,定当以名立身,以行践诺,为大唐扫清奸邪,护佑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