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喜!天大的喜讯啊!” 户部尚书曾泰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武英殿,手里挥舞着一份墨迹未干的奏报,激动得老脸通红,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
正在与张晋、徐达商议东征细节的朱元璋眉头一皱,斥道:“曾泰!慌什么!成何体统!”
“陛下!是……是军器局!燧发枪和那开花弹的日产……日产数量出来了!”曾泰喘着粗气,将奏报呈上,声音都在发颤,“按张先生所授的‘分段协作法’(流水线生产)试行十日,燧发枪日产已稳定在五十支!开花弹日产二百枚!这……这比旧法快了十倍不止啊!照此下去,半年内装备一万精锐,绝非虚言!”
“什么?!五十支?二百枚?!”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抢过奏报,眼睛瞪得溜圆,反复看了几遍,确认无误后,仰天大笑:“哈哈哈!好!好一个分段协作法!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
徐达也震惊不已,他深知以往打造军械之缓慢,这等产量,简直是奇迹!他看向一旁淡定喝茶的张晋,由衷赞道:“先生真乃神人也!此法若推广开来,我大明军备将冠绝天下!”
张晋放下茶杯,谦虚地摆摆手(虽然脸上没啥谦虚的表情):“小意思,小意思。就是把人组织起来,各干一段,熟能生巧,效率自然就上去了。这叫……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 他心里补充:其实就是抄袭后世工厂流水线啦。
朱元璋兴奋地踱步:“快!传朕旨意!工部军器局,全面推行此法!所有军械制造,皆按此例!朕要……”
“等等!老朱!”张晋突然出声打断,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高兴归高兴,有件要命的事,你得先办妥了。”
朱元璋一愣:“何事?”
张晋站起身,目光扫过朱元璋和曾泰、徐达,沉声道:“技术保密!而且是最高级别的保密!”
他走到殿中,语气凝重:“这‘分段协作法’也好,燧发枪、开花弹的具体构造、配方也罢,都是咱大明如今压箱底的宝贝,是未来横扫四方的底气!一旦泄露出去,被北元、被倭寇、被周边任何一国学了去,后果是什么?他们拿着跟我们一样的火器来打我们!到时候,咱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将士们要付出多少血的代价?”
一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兴奋的朱元璋和众臣瞬间冷静下来,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先生所言极是!”朱元璋神色凛然,“是咱得意忘形了!此等国之重器,绝不能外泄!”他眼中寒光一闪,杀伐之气骤现,“曾泰!徐达!你们听着,即日起,军器局,尤其是火炮精研所和新枪作坊,列为绝密禁地!加派重兵把守,许进不许出!所有工匠、吏员,一律登记造册,连坐担保!有敢窥探、泄密者——”他顿了顿,声音冰冷刺骨,“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