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对倭国的野望(1 / 2)

“陛下!户部已核算完毕,若按张先生所献‘分段造船法’,先行建造十艘两千料新式福船,并配齐燧发枪、火炮,加之水师整训、粮秣军饷,首年所需银钱,约需……约需一百五十万两!”

翌日清晨,奉天殿内,户部尚书曾泰手持一份厚厚的奏章,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肉疼的颤抖,向朱元璋汇报着初步的预算。尽管昨日已被那“加特林菩萨”吓得魂飞魄散,但一想到要掏出这么多真金白银,他还是觉得心尖儿直抽抽。

龙椅上,朱元璋闻言,眉头都没皱一下,大手一挥:“准了!银子不够,就从朕的内帑先拨五十万两!再不够,让市舶司提前预征明年税银!必须尽快给咱把船造出来!”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倭国那金山银山,一百五十万两?跟那巨大的收益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陛下圣明!”曾泰见皇帝如此坚决,不敢再多言,只能躬身领命,心里却嘀咕:这张先生真是……一句话就让陛下掏钱掏得这么痛快!

这时,兵部尚书沈溍出列奏道:“陛下,水师将士遴选已初步完成,然新式火器操作繁复,非经年累月训练不能纯熟。尤其是那燧发枪,哑火率尚高,恐临阵误事啊。”

朱元璋还没说话,坐在下首优哉游哉品茶的张晋慢悠悠地开口了:“沈尚书,训练不行,就加练!哑火率高,就让工匠日夜改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这儿还有一套‘三段击’火枪战术,回头画个示意图给你们,练熟了,保准让倭寇尝尝什么叫弹如雨下。”

沈溍连忙躬身:“多谢先生指点!只是……将士们对新火器尚有疑虑,若能有……有如先生昨日请出的那位‘菩萨’般的神器压阵,必能士气大振!” 他这话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眼神里满是期待。其他武将也纷纷竖起耳朵,谁不想要那冒蓝火的大杀器?

张晋嗤笑一声,放下茶杯:“沈大人,你想啥呢?那‘加特林菩萨’是随便请的?那是镇国神器,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再说了,杀鸡焉用牛刀?打倭寇,燧发枪配上好战术,足够了!你们啊,别好高骛远,先把手里家伙练熟再说!”

朱元璋也瞪了沈溍一眼:“听见没?脚踏实地!小张先生说得对!燧发枪练好了,就是利器!”

沈溍等人连忙称是,不敢再觊觎那“菩萨”了。

朝会在一片积极备战的气氛中结束。朱元璋留下张晋、徐达、汤和等核心重臣,来到偏殿,对着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继续商讨细节。

“小张,你看,若从宁波府出发,直扑倭国九州岛,航路如何?可有风险?”朱元璋指着地图问道。

张晋扫了一眼,随口道:“航线不难,顺着洋流和季风走就行。风险嘛,一是飓风,二是倭寇袭扰。所以水师战船要够坚固,护航要够强力。到时候,我可以随船队出发,关键时刻,也能……嗯,帮点小忙。”他没把话说满,但意思很明显,必要时他会出手。

朱元璋闻言大喜:“有先生随行,朕无忧矣!”

徐达却有些担忧:“陛下,先生乃国之重宝,岂可轻涉险地?倭国蛮荒之地,若有不测……”

张晋摆摆手打断他:“徐大哥放心,能伤到我的人,这世上还没生出来呢。我去,主要是想看看倭国的银矿到底啥样,顺便……逛逛。”他说得轻松写意,仿佛不是去远征,而是去旅游。

众将见他如此自信,想到他那神鬼莫测的手段,也都放下心来,反而对远征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商议完毕,众人告退。张晋刚回到东宫自己的小院,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听到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不用看,就知道是谁来了。

“小张叔!”安庆公主像只快乐的百灵鸟,蹦跳着跑了进来,今天她换了一身水绿色的裙子,更显娇俏,“您下朝啦?累不累呀?我……我新学了一道莲子羹,清热解乏的,您尝尝?”她身后跟着的宫女,端着一个精致的瓷盅。

张晋看着眼前这小公主,有点头疼,又有点好笑。这丫头,攻势是越来越明显了。

“多谢公主殿下,”张晋接过瓷盅,放在石桌上,“我刚喝过茶了,一会儿再尝。”

安庆公主也不介意,自顾自地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双手托腮,眨着大眼睛看着张晋:“小张叔,你们是不是在商量打倭寇的事呀?听说倭寇可坏了!您一定要帮父皇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嗯,是在商量。”张晋敷衍道,心里琢磨着怎么把这小祖宗打发走。

“那……那您会跟着去吗?”安庆公主突然问道,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