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安庆公主(1 / 2)

“母后!您说那个张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宫里人都传神了,说他能呼风唤雨,起死回生,还能把蓝玉舅舅定在半空当风筝放?真的假的呀?”

坤宁宫里,马皇后正坐在窗边做着针线活,她最疼爱的小女儿,年方二八的安庆公主,像只活泼的雀儿,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灵动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憧憬。安庆公主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幼女,自幼备受宠爱,性子天真烂漫,带着几分被娇惯出来的古灵精怪,最是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活计,慈爱地捏了捏女儿粉嘟嘟的脸颊:“你个丫头,整日里就知道打听这些。张先生是世外高人,有大神通不假,但也是你父皇和兄长的贵客,更是咱大明的大恩人,你可不许没大没小的。”

“知道啦知道啦!”安庆公主撒娇地搂住马皇后的胳膊,“女儿就是好奇嘛!听说他长得可好看了,跟画里的神仙似的!比宫里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夫子们有趣多了!”

正说着,宫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笑声。只见太子朱标和一个白衣青年并肩走了进来,朱标手里还提着一个小木桶,里面有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

“母后!您看,儿臣和小张叔刚在太液池钓的鱼,晚上让御膳房加个菜!”朱标笑着扬了扬木桶。

而安庆公主的目光,瞬间就被朱标身边那个白衣青年吸引住了。

只见他一身月白长衫,纤尘不染,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得不像凡人,嘴角噙着一抹慵懒随意的微笑,眼神清澈通透,仿佛能映照出人心。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幅意境高远的水墨画,与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和谐。

安庆公主只觉得自己的心“咚”地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似的,脸颊不由自主地飞起两抹红霞,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角,眼角余光却忍不住偷偷打量。这就是张先生?比传闻中还要……好看!

张晋也注意到了马皇后身边那个明艳动人的少女,见她偷看自己又慌忙躲闪的娇羞模样,觉得有趣,便对马皇后笑道:“娘娘,这位是?”

马皇后笑道:“这是小女安庆,性子顽劣,让先生见笑了。安庆,还不见过张先生。”

安庆公主这才盈盈一拜,声音如黄莺出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安庆……见过张先生。” 抬起头时,目光与张晋含笑的眼神一触,顿时像受惊的小鹿般飞快移开,心跳得更快了。

张晋何等人物,立刻察觉到了这小公主的异样,心中暗笑:老朱家这基因不错嘛,闺女挺水灵。不过他可没心思招惹公主,家里那几位还“寄存”在山海珠里呢。于是便客气地回礼:“公主殿下金安。”

朱标没留意到妹妹的少女心思,兴致勃勃地跟马皇后讲起刚才钓鱼的趣事,说张晋如何不用鱼饵,随手一指,鱼就自己往钩上跳,听得马皇后啧啧称奇,安庆公主更是满眼小星星,觉得这位张先生简直无所不能。

张晋则在一旁随口附和,言谈间偶尔引经据典,偶尔又冒出些闻所未闻的奇谈妙论,风趣幽默,见解独到,听得安庆公主如痴如醉,一颗芳心如同小鹿乱撞,越发觉得这位神仙般的先生,不仅模样好,学问也好,脾气也好,哪儿哪儿都好!

几人正说笑间,殿外传来太监的高唱:“陛下驾到——!”

话音未落,朱元璋已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处理完政务的疲惫,但看到妻儿和张晋都在,气氛融洽,顿时露出了笑容:“哟,都在呢?说什么这么开心?”

“父皇!”安庆公主像只蝴蝶般飞了过去,拉住朱元璋的胳膊,“我们在说张先生钓鱼不用鱼饵呢!可神奇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了拍女儿的手,看向张晋:“你小子,又显摆你的仙法了?” 经过这么多事,他现在跟张晋说话随意得很。

张晋耸耸肩:“闲着也是闲着,改善下伙食。老朱你来得正好,晚上有鲜鱼汤喝了。”

朱元璋心情颇佳,坐下后,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尤其是小女儿安庆那掩饰不住的、时不时瞟向张晋的羞涩眼神,作为老父亲,他心中微微一动,闪过一丝念头,但随即按下,转而谈起了正事:“小张啊,今日朝会上,你点出倭国银矿,可是给咱大明指了条明路啊!不过,要跨海远征,光有船还不够,还得有犀利的兵器。咱大明的火铳虽然不错,但装填慢,雨天更是抓瞎。你……有没有啥仙家妙法,能鼓捣出更厉害的火器?”

提到正事,张晋也收起了玩笑之色。他深知,要真正实现跨海打击,领先时代的火器至关重要。心念一动,沟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