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59章 粮草困局,铁腕整顿

第59章 粮草困局,铁腕整顿(1 / 2)

张晋一行人在襄阳城头初露锋芒,隔空剑斩蒙古大将忽刺尔,退敌于顷刻之间,其“白衣谪仙”之名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襄阳的大街小巷,乃至周边州县。守城军民士气大振,仿佛看到了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吕文德更是将张晋奉若神明,凡事必先请示,恭敬有加。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非一两次辉煌胜利所能掩盖。接下来的日子里,蒙古人虽未再发动大规模攻城,但小股部队的骚扰、斥候的渗透、以及远程投石车的零星打击从未间断。襄阳城,这座屹立在南宋北疆的雄关,每日都笼罩在紧张的战云之下。

张晋并未因初战告捷而懈怠,他带着李莫愁和小龙女,每日巡视城防,看似随意漫步,实则将襄阳守备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冯默风则一头扎进了军械库和工匠营,凭借其桃花岛嫡传的精湛技艺,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器械铸造与维修。

几场小规模的守城战打下来,张晋的眉头渐渐蹙起。

一次,蒙古数百敢死队趁夜架云梯猛攻一段城墙,守军浴血奋战,终于将敌军击退。战斗结束后,张晋巡视战场,发现许多宋军士兵手中的刀剑竟已卷刃甚至断裂,箭矢也稀疏落落,远达不到饱和打击的效果。伤兵营里,哀嚎阵阵,但金疮药、止血散等物资本就紧缺,许多伤兵只能得到最简单的包扎,甚至用草木灰止血,感染、溃烂乃至死亡者,日日不绝。

又一日,张晋路过军营灶房,见炊烟稀薄,凑近一看,锅中粥水清可见底,米粒可数,掺杂着大量野菜甚至树皮。士兵们面有菜色,却仍在默默坚守岗位。

李莫愁忍不住冷哼:“这仗怎么打?兵无利器,士无饱餐,伤无良药!” 她虽曾是魔头,却也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小龙女静立一旁,看着那些因缺医少药而痛苦呻吟的伤兵,清冷的眸子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张晋沉默不语,转身便去了吕文德的将军府。

府内,吕文德正对着一堆文书愁眉不展,见张晋到来,连忙起身相迎,苦笑道:“仙师您来了……唉,这城防事务,千头万绪,实在是……”

张晋直接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吕将军,城头士卒刀剑卷刃,箭矢不足;军中粮饷短缺,粥难果腹;伤兵营药物匮乏,生死由天。此等状况,如何守城?”

吕文德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冷汗涔涔。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满腔委屈:“仙师明鉴!非是末将贪墨无能,实在是……实在是朝廷……唉!”

他捶胸顿足地诉说起来:“襄阳乃边防重镇,每年所需粮饷、军械、药材,本有定例。但近年来,朝廷财政拮据,加上……加上朝中某些大佬克扣盘剥,能拨付到襄阳的,十不足五!而且往往拖延数月,杯水车薪啊!末将每月上表催饷,言辞恳切,甚至以死相谏,可奏表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您看看这些!” 他指着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都是末将请求拨付粮饷军资的奏报副本!无一回复!末将……末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晋看着声泪俱下的吕文德,神识微动,感知其情绪波动,知他所言非虚。这吕文德或许有些官僚习气,但在此事上,确实受了莫大委屈,其主要责任,在于临安那个醉生梦死的朝廷和腐败的官僚体系。

“朝廷指望不上,城内士绅商贾呢?”张晋又问。

吕文德苦笑更甚:“仙师有所不知。襄阳连年战火,富户早已南迁不少,留下的也是苦苦支撑。末将也曾召集士绅劝捐,初时还有些响应,但长此以往,谁家也扛不住啊!况且……况且有些人,背后关系盘根错节,末将也不敢逼迫过甚……” 话语中透露出地方势力的错综复杂和身为边将的无奈。

张晋明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性困局:中央腐败无能,补给断绝;地方潜力有限,难以为继;守将虽有守土之责,却无回天之力。长此以往,襄阳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张晋缓缓开口,声音冰冷,“这满城军民的生死,朝廷不在乎,本地士绅也指望不上,只能坐以待毙?”

吕文德伏地不敢言,身体微微颤抖。

张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肃杀的城墙。李莫愁和小龙女静静站在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