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县城新制(1 / 2)

人群中不少人悄咪咪的溜走。

海城的天彻底变了!

县衙内,赵安已坐在原本属于知县的正堂上。他面前堆满了积压的卷宗和账册。

还有一杆烟枪。

县丞、主薄、师爷、书吏们垂手站在下首,大气不敢出。

赵安拿起一本账册,随意的翻了翻,把那杆烟枪扔地上,“你们都可以回家了,县衙的事务跟你们不再有关系。”

县丞等人松了口气,小命保住了,随即又神情悲苦,差事没了。

想再补个实缺,等到猴年马月!

师爷安宝和上前谄笑问道:“这位老爷,我们这些差房衙役都是熟……”

赵安摆了摆手,笑说:“以后县城里没了县太爷,只有县长。

这里以后便是县署,既不审案也不管税收,要你们何用?”

安师爷愣了下,喃喃道:“那这个县太……长岂不是一个空架子?”

“一个县几万百姓的衣食住行皆在县长肩上,何谓空架子?”

“县长大人糊涂!”

安师爷凑上前小声道:“这两样油水最丰厚,其余都是辛苦不捞好的差事!”

赵安大笑,“当县长只为油水?”

“那为什么?”

安师爷脱口而出。

千里当官只为财,不然呢?

赵安笑而不语,他的想法和这个师爷南辕北辙,解释不清楚。

县衙后堂,墨白、徐江正和几个年轻人交谈。

“游先生,这个县城是试点,厘清了一切才能推广开来。”

游国臣点了点头,虽然从繁华的大上海到了这个北方偏远县城还不太适应,但一股久违的悸动却在胸中悄然涌动——

这里,或许正是一片能让他来自东瀛法学院的学识生根发芽的土壤。

“墨军长为何不推倒大清律,重头再来呢?”

“去掉一些严苛峻法和民族之分,大清律算得上一部集历朝历代律法的大成的法令。

我觉得,最主要还要看执行的人。”

游国臣直视墨白,神情严肃:“真的会没有干扰吗?”

“当然,但你得按律执行,律法的解释权并不在你们手里,首重证据。”

淑国臣想了会说:“如果你违背了律法,也会受到制裁吗?”

墨白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然。”

游国臣别有深意的笑了笑,“但我的任命权在你手里!”

墨白耸了耸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无论是战力还是对历史的把控,无人能及得上他?

“破虏军初创,一切都在摸索中,暂时在我手中。”

“我希望你能遵守今天你说过的话。”

游国臣知道这么说很没礼貌,但他要做最后的试探。

“会的。”

墨白毫不在意的点头应下,“我也希望你做到一个法律人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我游某人拿生命起誓,会忠实履行一个法律人的职责!”

游国臣没想到徐家的重金聘请,倒让他有了一展抱负的希望。

“墨军长,罗刹人和朝廷还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