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算计朱仝(1 / 2)

“禀天王、公明哥哥,各位头领。小弟已探明,朱仝哥哥确在沧州府牢城营。但是沧州知府见他仪表堂堂,也听说他的仗义,对他颇为赏识,非但未让他受苦,反将他留在府衙内听用。

沧州知府有个年方四岁的小衙内,见了朱仝哥哥十分亲近,缠着要他抱。知府便命朱仝哥哥早晚看护小衙内,出入府衙如同家人,颇受信任。”

厅内一时安静下来。

晁盖听完,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此乃不幸中之万幸!朱仝兄弟为人忠厚,得此际遇,也是苍天有眼。

他既能在沧州安稳度日,不受牢狱之苦,我等便不必强求他上山了。强扭的瓜不甜,他在知府处安稳,强过在梁山餐风露宿。”

宋江却眉头紧锁,缓缓摇头。

“天王哥哥此言差矣。朱仝兄弟乃当世豪杰,一身本领,岂能长久寄人篱下,做那看护孩童的勾当?他今日安稳,是知府一念之仁,焉知日后不会生变?

况且,他本是为义气获罪,大好前程尽毁,心中岂能无憾?梁山聚义,替天行道,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我等既知他下落,若不邀他上山共聚大义,岂不辜负了兄弟情分?”

吴用在一旁察言观色,见宋江心意已决,便凑近一步。

“公明哥哥所虑极是。朱仝兄弟心念旧恩,又重情义,若直接相邀,他顾念知府恩情,必不肯随我等上山。为今之计,需断其后路,令他别无选择。”

宋江没想到吴用跟自己想到了一块去,连忙问道:“学究有何妙计?”

吴用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只需寻一得力之人,趁朱仝带小衙内外出游玩之时,将那孩子……”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不言而喻。

宋江接着他的话开始补充。

“军师说得对!小衙内没了,朱仝兄弟无法向知府交代,后路断绝,只能跟我们回梁山。不如让李逵兄弟戴罪立功,此事由他去办,绝对放心!”

“不可!”

方天靖直接打断了宋江的话,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他是坚决不同意。

“朱仝是义气深重的好汉,邀他上山本是好事。但我梁山聚义,为的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那沧州知府待朱仝不薄,未曾折辱,更委以信任。

他的儿子还是个年幼的娃娃。若让李逵去行此等灭绝人性之事,这与那残害忠良、鱼肉百姓的狗官有何区别?此等行径,禽兽不如!传扬出去,天下英雄如何看待我梁山?晁天王仁义无双的名声,岂不是毁于一旦?”

方天靖的话一上来就把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给举了起来,调子起的有些高!

此时,在场的不少头领想起李逵在扈家庄的暴行,不由得脑补李逵残害幼童的场景,脸上都露出不忍之色。

晁盖更是连连点头,支持方天靖:“方兄弟所言极是!此计太过阴损歹毒,绝不可行!我晁盖行事,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若为邀人上山而残害无辜幼童,那与禽兽何异?此非仁义之道,更非替天行道!我梁山泊的义字大旗,不能沾染这等污秽之血!”

宋江被方天靖和晁盖接连反对,脸色有些难看。

但他仍强行分辩道:“天王哥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朱仝兄弟乃当世虎将,难道就让他埋没在沧州府做个看孩子的帮闲?”

“小节?”

方天靖冷笑一声,“杀害无辜幼童,这在公明哥哥眼中只是小节?天王说得对,这关乎我梁山根本!要救朱仝,要邀他上山,我方天靖举双手赞成!但必须堂堂正正,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