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攥紧拳头,钥匙链“叮铃”响了一声。
“那咱们要不要把硫磺粉换了?换成面粉?这样他点不着火,还能被咱们抓现行!”
“不用换。”
苏白摇头,指了指托盘里的油纸。
“让他拿着硫磺粉,等三日后他想点火的时候,咱们再让守新炭的兄弟把他按住。”
“油纸和硫磺粉都是证据,正好证明他是胡惟庸派来的,想毁新炭,罪加一等。”
张公公点头。
“老奴明白!这就把硫磺粉包好,放回刘二的床底下,让他以为咱们没发现。”
“另外,老奴让婆子跟刘二说,三日后要送新炭去渡口,让他提前准备些热汤,给匠人喝,把他的注意力引到渡口那边。”
“做得好。”
苏白走到地图前,用炭笔在渡口芦苇荡里画了个圈。
“朱标,你让东宫来的好手,明天就扮成渔民,带着渔网和渔船去渡口。”
“就说最近鱼多,来捕鱼,把渔船停在芦苇荡里,等交易的人到了,就用渔网把他们的马缠住,再用弩箭射他们的腿,别让他们跑了。”
朱标立刻应道。
“我这就去跟张公公说,让他把东宫好手的衣服换成粗布衫,再准备些渔网和鱼篓,看着更像渔民。”
“对了,要不要让他们带些干粮?万一在芦苇荡里待久了,会饿。”
“当然要带。”
苏白点头。
“让张公公准备些肉包子和水囊,明天一起交给他们。”
“就说是渔民的干粮,别露破绽。另外,让他们别跟渡口的其他渔民说话,免得被问出破绽。”
李十七这时又跑回来,手里拿着张纸条。
“大人!盯粮仓的兄弟来报,通风窗的位置在粮仓后墙最左边,离地面有一人高,窗户上的木栅栏松动了。”
“稍微用力就能拆下来,今晚就能爬进去!”
苏白接过纸条,看了一眼,递给朱标。
“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三日后,渡口抓交易的人,粮仓拿密信,县衙这边盯着刘二。”
“三个地方同时动手,胡惟庸想跑都跑不掉。”
朱标看着纸条上通风窗的位置,又摸了摸怀里的古井钥匙,脸上露出笑意。
“终于要收网了。等抓住胡惟庸,拿到密信和火铳,咱们就去见父皇,让他治胡惟庸的罪。”
“到时候,北疆的隐患能除,新炭和样本也能安心推广,这大明的江山,就能更稳了。”
苏白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尖碰着他温热的衣袖。
“别急,还有最后一天。”
“咱们得把所有细节都盯紧,别在最后一步出岔子。”
“李十七,你今晚再去渡口看看,确认渔民的位置有没有选好,张公公,你盯着刘二,别让他跑了。”
“殿下,你跟东宫好手对一对暗号,免得到时候认错人。”
三人同时应道。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