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极其注重礼仪,身有残疾之人难以在朝堂立足,甚至还会招来鄙夷,这等于是葬送了韩非的仕途。
“老师……”
“不必多言,随我回小圣贤庄吧,寒国之事就到此为止。”荀况摆手打断。
韩非心中感动,一时竟生出放弃一切、随师离去的冲动。接连的打击,已让他对自己曾经的抱负失去信心。
“韩非恐怕不能离开。”
一道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
那声音继续说道:“我家公子有令,若韩非踏出寒国一步,便倾尽全力灭寒国。若儒家执意庇护,将以悬赏韩非的丹药与神兵之方式,悬赏儒家弟子。”
“公子说,要让韩非在寒国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随即转为愤怒,荀况更是怒不可遏。
“公然悬赏我的弟子,还不准我庇护他?”荀况怒视前来传讯的张离。
“公子确实如此说。你大可带韩非回小圣贤庄,看看能护他几时?只怕你们未至庄中,便听闻寒国大乱,接着寒国覆灭,之后便是儒家弟子接连失踪的消息。”
“据说孔圣人主张有教无类,但如今儒家门下多为各国权贵与富商子弟。若天下人得知公子悬赏儒家弟子,想必会有不少人退出儒门吧?”
“韩非虽拜你为师,所学却是法家之学。我家公子托我转告荀子:若儒家不惜代价去保一个法家弟子,天宗不惜开战——只怕荀子前辈,做不了整个儒家的主。”
张离冷眼注视荀况等人,眼中毫无敬畏,只有敌意与杀机。
这是宣战吗?
卫庄本以为荀况绝不会受胁迫,甚至可能一怒之下斩杀张离。然而出乎意料,荀况神情几度变幻,愤怒、羞愧、无奈交织,最终化为沉默。
诸子百家,各有规矩。
在天宗,北冥子一言九鼎;在阴阳家,东皇太一如同神明,无人敢违。
但在儒家,尽管众人敬重荀子,他手中却并无多少实权。若他执意为保韩非引发天宗与儒家之战,恐怕儒家内部将先一步分裂。
“老师,我不会离开寒国。此次即便身死,我也要最后一搏——否则,他定会迁怒于寒国。”
韩非深知儒家内部的动向,更明白张良言出必行,一旦他踏出寒国边境,首当其冲遭殃的便是寒国王室,甚至张良可能引外敌来犯。
“老师,请离开吧,我自有对策。卫庄兄,能否再拜托你一事?”韩非望向卫庄说道。
“你要我照料红莲?”卫庄声音依然冷峻,却隐含一丝波动。
“是的,卫庄兄能否答应?”韩非再次问道。
“我答应。”卫庄淡然回应。
“多谢!”韩非想抬手行礼,却猛然记起自己已失一臂,只得苦笑。
但得到卫庄的承诺,他对红莲的安危已放下心来。
如今的红莲已非毫无自保之力,当初张良未能彻底击杀百毒王,使其残存一息,最终为卫庄所救并收服。
百毒王擅长培育蛇王,特意为红莲驯养了一条赤练蛇王。红莲吞服蛇珠后,获得了操控毒蛇的能力,早已不是昔日娇弱的公主。
然而此刻,无论是红莲还是荀况,心中皆有不忍。让重伤的韩非独自面对刺杀,几近于让他送死。
“你们在为我悲伤吗?不必如此。这一局,我未必会输。即便输了,我也要张良付出代价!”韩非微微一笑,笑容中透出凛冽寒意。
“你打算如何应对?”卫庄不禁发问。
“天罗地网,无孔不入。我打算加入罗网,以协助他们在寒国扩张为条件,换取庇护。你认为如何?”韩非笑道。
“并非良策,但或可保命。”卫庄淡然评价。
“正是。加入罗网不易,需得秦王首肯。但我相信凭我的才能,足以赢得嬴政的认可。何况听闻罗网的赵高与张良素有嫌隙。”韩非冷然道。
“加入艰难,脱身更难。”卫庄一言切中要害。
若韩非以谋士身份加入罗网,助其在与杀手对抗中磨砺精英、壮大组织,只要不实际掌权,确实可能获得嬴政同意。
秦国只需投入少量资金,便可能收获一批精锐杀手与探子,获益匪浅。而韩非则可借罗网高手保全性命,同时筹谋对张良的致命一击。
由明转暗,周旋于大秦与张良悬赏的杀手之间,看似绝境,实则暗藏转机。虽危机四伏,却不失为一条生路。
尤其在当下,要让韩非放弃一切归隐着书,实难如愿。
张良并不知晓韩非的决定,尽管在韩非看来,张良是他无法避开的大敌,但张良并未过多将韩非放在心上。
此时的他,仍在密室中静心闭关,炼丹、悟剑,生活简朴而安宁。
“一式开山,足够再参悟无数年,不愧是仙家大能所创的剑诀!”
张良没有急着开始修炼,而是先仔细翻阅太玄仙尊的记忆。太玄仙尊的记忆浩瀚如海,若只搜寻剑诀本身倒是不难——那片白色玉片似乎具备检索之能,心念一动,剑诀内容便呈现眼前,却仅止于此,并无前人的修炼心得,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