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是啊,”韩非叹道,“我错在没料到,你和我们不同。我们行事计较利害得失,而你若不痛快,根本不会计较这些。”

张良点头不语。

韩非说得不错。无论是他还是卫庄,都会权衡得失、计算利益,依此行事。

可张良修的是仙道,更在乎心中念头是否通达。

韩非素来聪明,以往每次与张良打交道,都小心避开他的底线,每次都成功。唯独这次失手,差点被张良坑死在韩国密库之中。

如今韩非一败涂地:韩王身死,太子登基,王宫伤亡惨重,韩国更加动荡。白亦非在边境拥兵自立,不听朝廷号令。

眼下的韩国,比以往更加不堪,再也经不起任何 。

韩非未必情愿向张良求救,可他若继续卧病,韩国必将不保。他必须为之前的算计付出代价,必须站出来保住韩国。

此时,韩非已不可能再争王位。韩国再也经不起又一次动荡,他只能俯首于新韩王之下,替他守护江山。

“把这个吃了,三天后可下地行走,半月内恢复大半,与常人无异。”

张良取出一个玉瓶丢给韩非,说罢转身就走。他与韩非,已无话可说。

“等等!”

张良走到门口时,韩非已吞下丹药,见他即将离开,急忙喊道。

张良脚步未停,已快走到门外。

“等等,子房兄,你可愿称王?”韩非又高声问道。

“你说什么?”张良转身,颇为意外地看着他,随即面色一冷,“你在试探我?还对我放心不下?”

“不,他是认真的。”卫庄冷冷道。

这下张良真的意外了。

“你为王,我为将,韩非为相,足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甚至一统天下。”卫庄神色依旧冰冷,眼中却掠过一丝狂热与坚定。

“你舍得?”张良不由朝韩非笑道。

“有何舍不得?我追求的从来不是至高无上的权柄,而是法理。我要让法理笼罩天下,人人依法行事,缔造太平盛世!”韩非朗声道。

“那你该去秦国。你师弟李斯如今就在秦国,他若有你八成才华,足以在秦国立足,甚至可能成为秦相。届时在秦国推行变法,你若去秦,必得秦王重用,或可实现你心中理想。”张良认真建议道。

张良此举实为一份仁慈之心,并非为了韩非,而是念及天下苍生。秦王嬴政为人霸道蛮横,秦法严酷无情,若是韩非前往秦国,或许能助其修正律法之苛刻,使秦免于二世而亡的命运。

“我身为韩人,绝不肯投效秦王!”韩非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答道。

“可惜了……”张良轻叹一声,深知韩非心志坚决,非自己三言两语所能动摇。日后秦王亦曾招揽韩非,终究未能如愿。

“对那帝王之位,我毫无兴趣。”张良说罢转身即走,头也不回。

远处,只传来他渐远的吟咏:

“九五至尊享荣华,怎奈青丝转白发,万里江山何足重?不及仙人抚我发……”

第二卷

山脉连绵不绝,林海苍翠茂密,时有野兽嘶鸣,偶见猿猴腾跃枝头,或见豺狼虎豹徘徊,飞鸟掠空而过。

“师兄,你真没走错路?”

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树下,张良随手驱散了几只野猴,略带不耐地向北冥子问道。

“老道入天宗百年,回宗门的路怎会记错?”北冥子将怀中的晓梦放下,淡淡回应。

“天宗真会建在这荒山野岭?若真如此,修为浅薄的弟子怕是一生难出山门。日常所需之物,难道要长老亲自搬运至此?”张良质疑道。

“路没错,你跟着我走便是。”北冥子依旧从容。

张良无奈,只得翻了个白眼。这老道分明另有所图,却始终不肯明言。

自救下韩非后,张良便随北冥子一路赶往天宗。天宗位于秦境,初时行程尚顺,直至进入骊山支脉,北冥子便领他深入山林。两人脚程虽快,却已在这原始森林中穿行一日有余,仍未见到天宗踪影。

“师兄,到底还有多远?”张良再次问道。

“唔……约莫再走一个时辰便到。”北冥子略作沉吟。

“既已近在眼前,总该告诉我此行目的了吧?”张良苦笑。

“到了你自会知晓,绝不会让你失望。”北冥子依旧守口如瓶,却不再以天宗为由搪塞。

张良不再多问,静待一个时辰后的答案。

三人再度踏上行程,一个时辰很快过去。

忽然间,北冥子在山林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既警惕又欣喜的表情。

张良也随之驻足,目光紧紧锁在远处。

三里外的一处山崖上,生长着一棵丈余高的小树,枝干皆是晶莹的紫色,尊贵而神秘,叶片却如鲜血般红艳。枝叶并不浓密,能清楚看见树上结着三枚似桃的果实,通体紫色,剔透如宝石。

“紫晶灵桃!”张良心中震动,兴奋之情涌起,几乎想立即摘取那几颗灵桃。

“咿呀、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