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贞观第一狂徒 > 第47章 雅室密对呈琉璃

第47章 雅室密对呈琉璃(1 / 2)

三楼的“凌云阁”雅间,此刻门户紧闭,窗外竹影摇曳,室内檀香清幽,与楼下大堂的喧闹鼎沸恍若两个世界。厚重的门帘与墙壁阻隔了所有杂音,只剩下茶釜中泉水将沸未沸时发出的、细微如松风的轻鸣。

薛斩亲自引着李世民进入雅间,王德与两名护卫则默契地留在了门外,如同两尊沉默的门神,确保无人打扰这室内的密谈。

雅间内,之前酒菜的痕迹早已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素雅至极的茶具。并非金银玉器,而是一套釉色温润如雨后天空的“雨过天青”瓷,茶盏胎薄如纸,隐隐透光,与薛斩此刻拿出的那罐据说产自蜀中蒙顶山、早春采摘的“石花”贡茶相得益彰。这一切布置,清雅中透着不俗的品味,既不显奢靡,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主人的诚意与格调。

“贵客请上坐。”薛斩躬身示意,态度恭敬却不卑微。

李世民微微颔首,在那张主位的紫檀木扶手椅上安然坐下,目光再次扫过这间雅室,最后落在正在熟练地进行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等一系列茶道程序的薛斩身上。年轻人的动作行云流水,专注而沉静,与诗会上那个挥毫狂歌、后院中那个机警果决的形象似乎又有所不同。

“薛东家这手茶道,亦是精湛。”李世民淡淡开口,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贵客谬赞,不过是些微末技艺,聊以怡情罢了。”薛斩头也未抬,声音平稳,将碾好的、细如粉尘的茶末投入已然“蟹眼”连生的沸水之中,用竹筅轻轻搅动,茶香随着水汽氤氲开来,“蒙顶石花,性寒味甘,最宜用这天青瓷盏,可观其色,可品其韵,请贵客一试。”

他双手将一盏刚刚点好的、茶汤青碧、沫饽如积雪的茶汤,奉至李世民面前。姿态无可挑剔,仿佛面对的只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品茶大家。

李世民接过茶盏,指尖感受到瓷器温润的触感和茶汤恰到好处的热度。他并未立刻饮用,目光却如同实质般,落在薛斩低垂的眼帘上。

“薛东家,”李世民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适才在楼下,闻听食客议论,皆言东家诗才惊世,更兼仁厚之名,善待下人,急公好义。却不知,东家为何甘于这市井商贾之业,而非科举晋身,报效朝廷?”

他没有绕圈子,直接问出了这个盘旋在他心头许久的问题。这也是外界对薛斩最大的不解之处。

薛斩闻言,缓缓直起身,迎向李世民那探究的目光。他知道,真正的考校,此刻才刚刚开始。他脸上并无被冒犯之色,反而露出一抹坦然的、甚至带着几分执拗的笑容。

“回贵客,”薛斩声音清晰,不卑不亢,“薛某以为,报效朝廷,未必只有科举一途。士农工商,四民皆为国本。商贾流通货物,便利民生,缴纳赋税,充实国库,其利国利民之处,未必便逊于皓首穷经。薛某开这兄弟楼,能使数十伙计安居乐业,能使往来食客饱腹欢颜,能使周边农户、渔夫、屠户之货有所销,所纳之税,或可铸一箭一矢,助边关将士守土安民。此等实事,在薛某看来,未必便比那纸上谈兵、空言道德来得虚妄。”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更何况,薛某深信,‘格物’之力,可穷究万物之理,若能善加利用,其所能创造之价值,或远超寻常经营。区区一间酒楼,不过是薛某验证心中所思、践行‘格物致用’之道的一处试验田罢了。”

“格物致用?”李世民重复着这个词,眼中精光一闪,“便是你烧制那‘琉璃’的依凭?”

终于提到了琉璃!薛斩心中了然,知道这才是今日这位“贵客”真正的来意。

“正是。”薛斩坦然承认,他转身,从雅间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带着暗锁的紫檀木匣中,取出一物。那物件用一方深紫色的柔软丝绸覆盖着。

他双手捧着那物件,走回桌前,将其轻轻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面上。

“此物,便是薛某近日,依据‘格物’之理,反复试验,偶有所得之作。”薛斩的声音带着一种平静的自矜,“或可入贵客之眼,还请品鉴。”

说着,他轻轻揭开了那方深紫色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