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贞观第一狂徒 > 第44章 香引真龙至楼前

第44章 香引真龙至楼前(1 / 2)

李世民在王德与两名精干护卫看似松散、实则严密拱卫下,迈步跨过了兄弟楼那略显斑驳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门槛。就在脚步落定的瞬间,一股汹涌而温热的声浪与气息便将他彻底淹没,仿佛一步之间,从九重宫阙的肃穆清冷,踏入了万丈红尘最鼎沸沸腾的中心。

声音是嘈杂的,却充满活力。跑堂伙计清亮悠长的唱喏声、食客们热烈的谈笑声、杯盘碗盏清脆的碰撞声、后厨方向隐约传来的锅铲与铁锅富有节奏的铿锵撞击声……所有这些声音交织混杂,非但不让人觉得烦躁,反而构成了一种令人心安理得的、属于太平盛世的独特喧闹。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无孔不入、极具侵略性的香气。它并非单一的某种味道,而是一种复杂而富有层次的复合体:有油脂遇到高温激发的焦香,有各种前所未闻的辛香料(辣椒、茱萸、以及薛斩秘制的混合香料)爆炒后释放出的霸道辛香,有文火慢炖下肉类酥烂融化的醇厚肉香,还有那经过蒸馏提纯、远比寻常浊酒更加凛冽清澈的“英雄胆”酒香……这些气味分子在空气中激烈地碰撞、融合,形成一股浓烈而温暖的洪流,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轻易地撬开味蕾,勾动腹中馋虫。即便是尝遍御膳珍馐、定力非凡的李世民,在踏入此地的瞬间,喉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滚动了一下。

他站在门口略作停顿,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扫描,缓缓扫过整个一楼大堂。堂内宽敞明亮,屋顶高挑,数根粗大的朱漆柱子支撑着梁架。桌椅摆放得井井有条,虽是满座,却并不显得拥挤逼仄,留出了足够宽敞的通道供伙计与客人行走。跑堂的伙计们个个眼明手快,肩搭雪白毛巾,手托堆叠如山的食盘,在桌椅的方寸之地间穿梭自如,步履迅疾却稳健,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与有荣焉的热情笑容。

客人们形形色色,有布衣短打的市井百姓,呼朋引伴,大快朵颐,吃得额头冒汗,畅快淋漓;有身着儒衫的文士,斯文些,但筷箸落下的频率也不慢,时而对某道菜点头称赞;甚至还能看到几个高鼻深目的胡商,对着那炒得油亮碧绿的蔬菜啧啧称奇。每张桌子上,几乎都少不了那个标志性的、带着小炭炉的特色菜,或是沸腾的暖锅,或是滋滋作响的铁板,食物的热气与香气氤氲升腾,构成了这大堂最生动温暖的背景。

“几位贵客,是用膳还是吃茶?楼上还有雅座!”一个机灵的伙计见李世民几人气度不凡(虽衣着普通,但那久居人上的威仪与护卫隐隐透出的精悍是掩饰不住的),连忙迎了上来,笑容热情而不谄媚。

王德上前一步,代为答道:“寻个清净的雅间,上好茶,招牌菜式拣精致的上几样,酒先来一壶‘英雄胆’。”

“好嘞!三楼‘听雪轩’雅静,几位贵客请随小的来!”伙计高声唱喏,躬身引路。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着伙计踏上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楼梯打磨得光滑,扶手洁净。他注意到,即便在忙碌中,伙计遇到下楼的客人也会主动侧身避让,并低声说一句“您慢走”,细节之处可见管理之严谨。

二楼相较于大堂,喧哗声降低了许多。这里用精美的屏风、博古架和郁郁葱葱的盆栽巧妙地分隔出许多半开放的小间,既保证了相对的私密性,又不失开阔感。在此用餐的,多是衣着体面的商贾、文人雅士,或是携家带口的富裕人家,交谈声也压低了许多,氛围更为雅致。墙壁上悬挂着一些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和书法小品,虽非名家真迹,但格调不俗,与楼下的市井烟火气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伙计并未停留,径直引着他们上了三楼。甫一踏上三楼的地面,环境陡然一变。脚下是厚实柔软的西域地毯,落足无声。走廊两侧是一扇扇紧闭的雕花木门,门上挂着小巧的铜牌,刻着“听雪”、“观澜”、“闻莺”等雅致的名号。空气中也换上了清幽的檀香,彻底隔绝了楼下的喧嚣,安静得仿佛另一个世界。

“贵客,这‘听雪轩’最是安静,窗外正对着一小片竹石景致。”伙计推开一扇门,侧身请他们入内。

雅间内空间宽敞,陈设极尽雅致。桌椅是上等的紫檀木,纹理优美,触手温润。靠窗设着一张软榻,榻上摆放着矮几和围棋盘。墙角的多宝格里,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几件仿古青铜器和瓷器,虽非古物,但造型古朴,韵味十足。墙壁上挂着一幅雪景寒林图,笔意苍劲,意境清冷,与“听雪”之名相得益彰。窗户开着半扇,微风吹入,带来后院竹叶沙沙的轻响,更添几分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