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贞观第一狂徒 > 第32章 狂徒挥毫惊风雨

第32章 狂徒挥毫惊风雨(2 / 2)

“狂徒!十足的狂徒!”

“然……诗才惊世,无法否认……”

“此等悖逆之言,岂能容于世间?”

薛斩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他冷冷地看向面如死灰的崔明:“崔公子,这首咏菊小诗,可还入得法眼?可能证明薛某并非‘腹内草莽’?”

崔明羞愤交加,气血上涌,几乎晕厥。他强撑着,色厉内荏地喊道:“薛斩!你……你不过是一首咏物诗走了偏锋,言语狂悖,算不得真本事!有能耐,你……你以此情此景,以此诗会,再作一首!若还能……还能……”他已是语无伦次,但胡搅蛮缠之意昭然若揭。

“哦?”薛斩眉峰一挑,眼中寒光更盛,“还不服?嫌薛某骂得不够直白?”他目光如冰刃,扫过那些之前吟诵过靡靡之音、阿谀之词的文人,尤其是在苏勖脸上停留一瞬,“既然尔等执意要自取其辱,那薛某便成全你们!”

他再次提笔,这一次,笔下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意与鄙夷,挥毫疾书: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比第一首更直接,更辛辣!前两句直斥所谓的“文章”不过是博取虚名的工具,“官位”也非能力体现,往往因“老病”才休,这是对在座许多汲汲于功名之辈的当头棒喝!后两句自喻“天地一沙鸥”,将那满堂趋炎附势、营营苟苟之徒,与自己这独立不羁、翱翔于广阔天地之间的形象形成尖锐对比!孤高、寂寥,却又自由、傲岸!

“你……你含沙射影!”一个刚才作过颂圣诗的中年文士猛地站起,脸色涨红。

“岂有此理!竟敢如此污蔑我等!”另一个以钻营闻名的学子也拍案而起。

薛斩冷冷一笑,目光如电,逼视那几人:“污蔑?薛某指名道姓了?还是尔等心虚,自行对号入座?若觉污蔑,大可也作诗一首,驳斥薛某!若不能,就闭上你们的嘴!”

那几人气得浑身发抖,却呐呐说不出话,他们哪有薛斩这般急才与胆魄?

“第二首,”薛斩不再看他们,转而面向众人,声音朗朗,“崔公子要求以此情此景作诗,薛某已作。此诗骂的是那些尸位素餐、沽名钓誉之辈,可还应景?”

众人默然。这诗太狠,太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人光鲜外表下的不堪。

崔明见薛斩竟然真的又作出一首如此犀利的诗,而且直指他们这些人的痛处,更是又惊又怒,几乎要吐血。他强撑着最后一丝颜面,嘶声道:“两首诗,一咏物,一讽人,虽……虽有些歪才,却终究格局太小,不过是愤世嫉俗之语!难登大雅之堂!真正的风骨,当有家国情怀,有雄浑气魄!你若有真本事,便作一首有此等格局的诗来!否则,终究是落了下乘!”

这已是强词夺理,但确实引动了一些人的心思。是啊,前两首诗虽好,但个人情绪太重,若能有一首展现宏大格局的诗,方能真正奠定其地位。

薛斩闻言,不怒反笑,笑声清越,带着无尽的嘲讽:“家国情怀?雄浑气魄?就凭你们这些只知吟风弄月、视边关烽火如无物,只知结党营私、视民生疾苦如草芥的所谓‘清流’、‘名士’,也配谈家国情怀?!”

他声如雷霆,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不等有人反驳,他第三次提笔,神色肃穆,周身气势陡然一变,仿佛一位伫立城头、遥望边关的将军!他饱蘸浓墨,以最为雄浑壮阔、力透纸背的笔意,写下了第三首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成刹那,仿佛有金戈铁马之声裂空而来!有边关冷月之光照彻华堂!那跨越千年的历史沧桑,那对戍边将士的深沉悲悯,那誓保山河、抵御外侮的豪迈气概与坚定信念,如同浩荡洪流,瞬间冲垮了所有靡靡之音,将所有人心神带到了苍茫辽阔的边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时空浩瀚,意境雄浑!

“万里长征人未还”——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蕴含着对无数无名将士的深切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石破天惊的呐喊,是掷地有声的誓言,是对良将的渴求,对国威的扞卫!更是对在座所有沉溺于安乐、却忘记国事维艰的文人的最有力鞭挞与最崇高境界的碾压!

这首诗,格局宏大,气魄雄浑,情感深沉,与前两首的“狂”与“讽”截然不同,却同样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更在精神境界上实现了彻底的超越!

三首诗,如同三记重锤,一锤狠过一锤,将崔明、苏勖等人的刁难、讽刺、以及所谓的标准,砸得粉碎!

流觞阁内,彻底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死寂。

崔明面如金纸,瘫软在座位上,眼神涣散,彻底失去了所有反抗的意志。

苏勖脸色灰败,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他看着薛斩,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恐惧,有忌惮,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

魏王李泰,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扶手,深深地看着薛斩,又看了看案上那三幅仿佛还在散发着凌厉剑意的诗稿,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其中蕴含的意味,无人能懂。

满堂文人,无论先前立场如何,此刻尽皆失语。在这三首如同泰山北斗般的诗作面前,他们所有的才学、所有的骄傲、所有的机心,都显得如此可笑,如此微不足道。

薛斩独立案前,青衫磊落,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以一人之力,三诗连发,不仅完美回应了所有的发难和挑衅,更是用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完成了对在场绝大多数所谓“文人雅士”的打脸和碾压!

其狂,其才,其魄,今夜之后,谁人敢再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