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偏殿,烛火通明,却只映着寥寥数人。檀香的清冽,压不住弥漫在空气中的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皇帝半倚在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曾经浑浊无神的眼睛,已恢复了清明,深处藏着劫后余生的惊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更深沉的疲惫。他穿着明黄色的常服,却掩不住那份被掏空了精神的虚弱。
榻前,站着李寻欢、龙啸云、谢颜、林诗音,以及被两名小太监用软椅抬来的、依旧昏迷不醒的影十三。汪小闲追杀幽冥鬼姥,尚未归来。裕亲王和赵邦瑞肃立皇帝身侧,神情凝重。殿内再无他人,连侍卫都远远退在殿外。这是一次极其隐秘的召见。
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在李寻欢苍白而平静的脸上停留最久,又在影十三缠满绷带、气息微弱的身上掠过,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感激。他轻轻咳嗽一声,声音带着久病初愈的沙哑,却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严:
“诸位爱卿……今夜,朕能安然坐在这里,全赖诸位舍生忘死,力挽狂澜。此恩此德,重于泰山。”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尤其李慕白爱卿,为国捐躯,忠烈可昭日月,朕心……甚痛。”
他挥了挥手,身旁的老太监躬身捧上一个铺着明黄锦缎的托盘,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卷圣旨、沉甸甸的金印、象征着权柄的官服玉带,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皇帝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封赏的决断:“有功必赏,乃国之常典。李寻欢,你子承父志,揭发巨奸,护驾有功,朕封你为世袭罔替的‘忠勇侯’,加太子少保衔,执掌刑部,为朕肃清曹宏余孽,整饬天下法纪!”
“龙啸云,勇冠三军,忠义可嘉,封镇远将军,实授京营指挥使,拱卫京畿!”
“谢颜姑娘,智勇双全,狐影门于国有功。若愿入朝,朕特设‘风闻司’,由你执掌,监察江湖,以安社稷。”
“影十三,戴罪立功,忠心可鉴,赦免前罪,入御前侍卫,授统领之职,宿卫宫禁。”
“汪老先生,德高望重,武功通玄,朕欲拜为国师,常伴朕左右,以备咨询。”
“林姑娘救治有功,亦各有封赏。”
爵位,兵权,监察之司,宫廷近卫,帝王之师……这是常人梦寐以求的极致荣宠,足以让一个家族显赫数代,权倾朝野。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寻欢身上。
李寻欢静静地站着,青衫上还带着干涸的血迹,脸色因失血而苍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他听完皇帝的封赏,脸上没有任何激动或欣喜,只有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缓缓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平静得像一泓深潭:
“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然,先父毕生所愿,乃朝纲清明,海内升平,而非子孙显赫,权倾朝野。臣李寻欢,疏懒成性,闲云野鹤已久,实不堪刑部重任,恐有负圣望。此番所为,一是为父雪仇,二是尽人臣之本分,三是守江湖之道义,皆分内之事,不敢贪天之功。臣别无他求,唯愿陛下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则先父在天之灵,亦能含笑九泉。”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臣……恳请陛下,准臣携表妹诗音,返回保定故园,过几日寻常百姓的平淡日子,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