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立刻领会了茯苓的意思,郑重应下:“是,小姐放心,奴婢定将事情办得妥帖。”
茯苓微微一笑,补充道:“路上若有人问起,便照实说便是。无需刻意张扬,但也无需隐瞒。”
“奴婢明白。”
当小杏恭敬地将经书呈递到太后宫中时,太后正因近日天气转凉有些咳嗽。听闻茯苓不仅人去了寺庙,还亲手抄了这么多经书为她祈福,心中大为感动。
她让人展开那些经书,看着那清秀工整,无一错漏的字迹,更是连连点头:“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难为她有这份心,还记得哀家这把老骨头。”
身边伺候的嬷嬷们也纷纷附和:“太后娘娘洪福齐天,县主也是至孝之人,这是娘娘的福气呢。”
太后越看越满意,当即又赏下了不少东西给茯苓,还特意让人传话,让她在寺中也不必过于清苦,保重身体要紧。
消息传回慈安寺,茯苓正在喝茶,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666在她脑中感叹:“宿主,你这波操作真是绝了,辛苦没白费,太后这下对你印象分绝对是满分了。
茯苓放下茶盏,语气悠然:“抄都抄了,自然要让人知道。尤其是要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好事若偷偷做了,无人知晓,那和没做又有什么分别?既要付出,便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
太子大婚,普天同庆。
尚书府内,茯苓早已梳妆完毕。
她端坐于镜前,身着繁复华丽的大红嫁衣。嫁衣以最上等的云锦制成,上用金线缂丝绣出凤凰与盛放的牡丹图案。
茯苓黛眉入鬓,唇点朱丹,额间贴着花钿,一头青丝被尽数绾起,戴上沉甸甸的赤金累丝嵌宝龙凤冠。
她手中拿着一柄泥金芍药花样式的团扇,半掩娇容。
“小姐,您真是太美了。”小桃在一旁看得几乎呆了。
虞听晚站在女儿身后,看着镜中女儿容颜,眼圈微红。
她亲手为茯苓整理了一下冠上的流苏,声音有些哽咽:“我的茯苓,今日之后,便是太子妃了,定要好好的。”
茯苓透过团扇,看向母亲,“母亲放心,女儿会的。”
吉时已到,外面鼓乐喧天,迎亲的仪仗已至府门外。
府门外,一百八十担嫁妆,蜿蜒铺开,几乎望不到头。
除了虞听晚早已为女儿准备好的丰厚嫁妆之外,还有从荣国公府抬来的添箱礼,一箱箱、一抬抬,皆是价值连城的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绫罗绸缎,引得围观的众人惊叹连连。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沈渊为了能让沈知意参加中秋宫宴,向虞听晚答应下的,在茯苓大婚时,开沈家库房,额外为茯苓添置嫁妆。虞听晚自然不会客气,几乎是挑着最好的东西往茯苓的嫁妆里塞。
此刻,沈渊看着那源源不断抬出的珍贵之物,心中简直在滴血,脸上却还得挤出笑容,接受着众人的道贺。
茯苓在喜娘的搀扶下,一步步踏上铺着红毯的华舆。仪仗启动,向着皇宫方向而行。
街道两旁,百姓们翘首围观,赞叹声、羡慕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