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24

袁术野心勃勃地攥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待我登基之时,必能铸就完整的气运金龙与运朝体系,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朕抗衡?\"

\"袁绍不行,董卓更不配,就连那个苏烨也休想!\"

他冷笑着踱步,龙纹袍角扫过青铜灯台:\"届时凭借运朝秘术与气运金龙之威,朕才是真正的天下至尊!\"

拂袖转身时,玉玺在案几上映出青光:\"必须即刻筹备登基大典,一刻都拖不得!\"

次日辰时,袁术迫不及待地擂鼓聚将。当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时,他直接挥退侍从,在青铜鼎升腾的烟气中宣布:\"朕决议建立仲氏王朝,诸位卿家即日起筹备登基事宜。\"

\"主公三思!\"阎象手中的象牙笏板哐当坠地,他踉跄着扑到丹墀前:\"豫州弹丸之地,二十万疲兵,何以承载 ** 之尊?这等于点燃烽火召天下共讨啊!\"

老臣满面涨红地指着殿外,仿佛看见诸侯联军的旌旗已遮天蔽日而来。

\"大胆!\"袁术抓起案上镇纸砸得金阶火星四溅。他额角青筋暴起,腰间玉璜叮当作响:\"朕有传国玉玺在手,此乃天意!那些鼠辈诸侯谁不觊觎皇位?不过都是懦夫!\"

突然他目光锁定向队列末端:\"杨弘!\"

\"微臣在!\"只见一名紫袍文官疾步出列,袖中双手因激动微微发颤。他低垂的眼帘掩住精光——九卿之位唾手可得,即便将来树倒猢狲散,这份从龙之功也足够在新主面前换得锦绣前程了。

在他眼中,苏烨统领的部队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袁术全然不知杨弘内心的盘算,若是知晓,恐怕会立即命人处置这个下属。

我才刚升起称帝的念头,你倒已经物色好新主了?

这份忠心可真是难得。

所幸袁术并不知情,他对杨弘以臣自称颇为满意,随即下令道:\"朕登基的筹备工作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朕授予你专断之权,务必在一个月内准备妥当!\"

\"另外,记得向天下诸侯广发请柬,邀他们共襄朕的登基盛典,届时朕必有厚赐。\"

\"臣遵旨。\"

杨弘当即应命。

殿中文武官员见状,相互交换眼色后,大半出列向袁术道贺:\"恭贺主公...不!是恭贺陛下!\"

\"哈哈哈!诸位忠心可嘉!届时统统有赏!\"

袁术开怀大笑道...........

\"唉!\"

阎象等反对派见此情形,愤然挥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袁术瞥见这一幕,眉头微蹙,但想到阎象的才干,终究没有追究。

他相信,待自己登基后册封阎象为三公之时,对方自会明白这番深意。

当然,关于气运王朝的机密尚不能透露。

否则他确信阎象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会全力支持。

袁术将在一个月后称帝的消息,通过使者迅速传遍天下。

冀州邺城,

刚用计谋从韩馥手中夺得冀州,正与公孙瓒交战的袁绍接到消息,面对使节勃然大怒。

\"狂妄!简直狂妄!袁公路怎敢如此?\"

\"他是疯了吗?难道不知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袁绍确实怒不可遏。

须知此刻无论袁术还是袁绍,都与袁氏气运休戚相关。

袁术对气运反噬一无所知,但袁绍心知肚明。

早年间,袁隗就曾告诫过他此事非同小可。

因此,袁绍一直在设法削弱大汉气运,以此减轻其对袁氏一族,尤其是对他自身气运的反噬。

之前借诸侯讨伐董卓、逼迫迁都之机,已重创大汉气运,将反噬压制到最低程度。

如今他几乎不受影响,近来诸事顺遂便是明证。

可袁术竟选在此时称帝,生生毁了他多年筹划,更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想到此处,袁绍拍案怒喝:“来人!拖出去斩了!”

“王琳,速拟檄文昭告天下:自今日起,我袁绍与袁术恩断义绝,气运割裂!”

“袁术此后不再是我袁氏族人!”

“我与他势不两立!”

袁绍行事向来果断。虽不知此举能否彻底斩断气运牵连,但已是他能做的全部。

只求少受那蠢货牵累。

“找死也不挑时候!就算要称帝,不能等大汉气运彻底枯竭?”

“偏在此时妄动,你可知要惹出多大祸端!”

尽管已下达严令,袁绍仍气得青筋暴起。

此番真是被袁术害惨了。

“必须立刻求见族老,看能否补救。”

至于劝阻袁术?

他压根没想过——那蠢货若肯听劝,他们兄弟怎会明争暗斗这些年?

使者瘫软在地:“大、大将军!您与我主血脉相连,他登基称帝,您本该庆贺才对啊!”(

袁术派来的使者面露惊诧,不明所以地出声询问。

袁绍看都懒得看这个蠢材一眼,转身对着殿门外的侍卫厉声喝道:\"拿下!\"

侍卫们闻令而动,当即上前架起袁术的使者就往外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