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戏志才神色一滞,紧绷的面容再难维持。
这回答着实出乎意料。
他确是闻讯即至,未及深究。
只因心中焦灼——若基业初立主公便沉溺享乐,岂非前功尽弃?
虽不信主公是这般人,可万一呢?
若真如此,他纵使拼上性命也要死谏。
但此刻看来……莫非另有隐情?
“确是如此。难道事有蹊跷?主公,究竟是何缘故?”戏志才定神追问。
“倒也不尽然。”苏烨轻笑,“赵乾确实进献了绝色 ** ,我也确实收下了,且已纳入府中。”
“但他所献不止 ** ,更有桂阳赵氏九成田产家财。”
“更承诺会全力配合桂阳田制税改,誓死完成。”
“如此,志才以为任命他为桂阳太守,可还妥当?”
戏志才瞳孔微缩。
“竟有此事!”
“九成家业?这赵乾好大的气魄!桂阳赵氏乃当地顶尖大族,这笔资财堪称巨数,他竟舍得尽数献出?”
沉吟片刻,他忽而抬眼:“主公是要借他这地头蛇之力,速推桂阳新政?”
“很好!”
苏烨欣慰地点头道:“一个人对自己都能如此狠绝,对旁人自然也毫不留情!依我看,赵乾当上桂阳太守后,必然会有这种想法——我赵家都献出九成家产了,其他家族难道还想置身事外,踩在我赵家头上?”
“只要这种念头一起,赵乾必将全力推进改革,务必促成此事。这就是古人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啊!志才以为此计如何?”
要遭殃就大家一起遭殃!
何况赵乾这不是遭殃,而是主动攀附的结果。他从中获利匪浅,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妙计!绝对可行!”戏志才听完连连颔首,“况且有暗卫监视,下有我们安排的官吏执行,万无一失!赵乾这番举动,反而能替我们分担大部分怨气,对日后治理荆州大有裨益!”
“这位赵大人,可真是个妙人啊!”
简直是及时雨。
“哈哈哈!”苏烨闻言开怀大笑,“若是赵乾知道志才这般夸他,怕是要乐得睡不着觉了!此人确实机敏,懂得抓住机遇,我自然要给他表现的机会。”
“至于能否把握住,就看他自己了。若能成事,我不介意给他个锦绣前程。”
在很多人眼里,赵乾或许是个谄媚之徒。但这类人也有其价值。
“此人倒是福星高照,抱对了大腿!”戏志才也笑着附和。
随即向苏烨拱手致歉:“先前是我多虑了,还当主公立了些许功劳就开始糊涂了呢!”
戏志才轻笑着摇头道:“瞧我这脑子!主公您乃天降之人,又岂是寻常美色能动摇的?”
“您还有宏图大业未成呢!”
苏烨听罢,佯装不悦地瞥了他一眼:“志才,你这究竟是在抬举我,还是在敲打我?”
“美色固然令人心动,但我自有分寸。”
“ ** 我要,天下亦要!我的胃口可不止眼前这点成就。”
区区樊氏怎够?
大小乔、孙尚香、糜贞、甘夫人……这些可都还在等着呢!
来日方长,不急。
“嘿嘿,主公说得是。”戏志才摸了摸鼻子干笑道。
果然,自己这点心思瞒不过主公。
见戏志才这般神色,苏烨不再多言,转而问道:“如今荆州各郡治理得如何?可有棘手之事需我出面?”
戏志才从容答道:“一切顺利。筹备多年,若连荆州都出岔子,岂不显得我们太过无能?”
“何况有黄氏、庞氏、蒯氏、蔡氏鼎力相助,改革推行毫无阻碍。”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蒯氏兄弟蒯良、蒯越想求见主公,您可要见见?”
昨 ** 去江陵书院时,正巧遇上二人,受其所托。
“哦?”苏烨眉梢微动,“可是那对素有才名的兄弟?他们曾在江陵书院求学吧?”
戏志才点头:“正是。”
“那便见见。你稍后派人传话,让他们来见我。”苏烨吩咐道。
“如今正缺人才,此二人颇有才干,倒是可堪重用。”
苏烨随即决定道。
\"遵命!\"
戏志才随即领命告退。
两人又商谈片刻后,戏志才匆匆离去。
不久后,一名侍卫前来通禀:\"主公,府外有两位自称蒯越、蒯良的年轻求见,说是已获您应允。\"
\"确有此事。\"
苏烨颔首道:\"请他们进来。\"
\"遵命!\"
侍卫立即去引路,很快便带着两位年轻人入内。
\"蒯越(蒯良),拜见州牧大人!\"
兄弟二人见到苏烨后,立即行礼。
\"免礼。\"
苏烨挥手示意,指了指座位道:\"请坐。\"
\"谢座!\"
二人落座后。
苏烨直截了当道:\"你们的来意,志才已向我说明。\"
\"我查阅过你们在书院的成绩;\"
\"兄弟二人皆有不凡之才,各有所长;\"
\"假以时日,出任一郡太守都绰绰有余!\"
蒯越和蒯良闻言,难掩喜色,连忙起身道:\"州牧大人过誉了!我们仍需努力!\"
虽然嘴上谦逊,心中却欣喜若狂。
这是要被重用了?
果然主动请戏志才引荐是对的!
眼看着蔡瑁、黄承彦、黄忠、黄祖、黄盖等人都已功成名就;
连庞德公都成为书院讲师,更听闻庞统备受器重。
他们怎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