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供应链,而是创新链。”
一周后,苏晚晴带着团队亲自前往工厂考察。
工厂位于浙江小镇,厂房确实老旧,但一走进车间,就看到老师傅正在打磨一个新产品的模具。他戴着老花镜,用最传统的工具进行着精细的调整。
“这里要再圆润一点,”老师傅对身边的年轻设计师说,“学生拿在手里更舒服。”
那个瞬间,苏晚晴知道自己来对了地方。
谈判持续了三天。老师傅起初对收购很抵触:“我这小作坊,不值得你们大动干戈。”
“值得。”苏晚晴把“山海”的设计图册摊开在他面前,“没有您的工艺,这些设计只是纸上谈兵。我们要做的,是让好设计遇见好工艺。”
最终达成的协议开创性地灵活:
· “山海”控股55%,老师傅团队保留30%股份,管理层持股15%
· 成立“山海创新实验室”,设计师与工匠共同研发
· 保留原有团队,同时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
收购完成后的第二周,第一款“工坊系列”产品下线。那是一款根据人体工学改良的阅读架,每个弧度都经过老师傅亲手打磨,木质温润,细节完美。
产品上线即售罄。用户评价:“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匠心。”
更让人惊喜的是,创新实验室很快展现出价值。老师傅的一个小改进——在台灯底座增加防滑垫,让产品成本几乎不变,体验却大幅提升。
“这就是深度整合的意义。”苏晚晴在月度复盘会上说,“不是控制,而是共创。让最懂工艺的人遇见最懂用户的人,奇迹就会发生。”
供应链的深度整合,让“山海”的护城河从设计端延伸到了制造端。现在,即使模仿者拿到设计图,也复制不出那份融入产品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