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 > 第140章 江南的繁华与危机,表面下的暗流

第140章 江南的繁华与危机,表面下的暗流(1 / 2)

###第140章:江南的繁华与危机,表面下的暗流

马车碾过乌塘镇的青石板路,车轮与石板的碰撞声,竟被四周的喧嚣吞没得几乎听不见。

那几个将流民踹得咳血的家丁,此刻正叉着腰,唾沫横飞地分享着某种低俗的笑话,他们的身影很快便被熙攘的人潮淹没,仿佛一滴污水汇入了看似清澈的河流,转瞬不见了踪影。

林渊靠在车厢的软垫上,缓缓松开了攥紧的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起的白色正在慢慢褪去。他掀开车帘的一角,目光平静地扫过窗外的景象。

这里是江南。

与北地那赤裸裸的、触目惊心的绝望不同,江南的“病”,被一层厚厚的、名为“繁华”的脂粉给巧妙地遮掩了起来。

街边,酒楼的旗幡在暖风中招展,高大的门楼上,烫金的招牌在阳光下熠ěi生辉,店小二殷勤的吆喝声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穿着绫罗绸缎的商贾们,挺着富态的肚子,在仆从的簇拥下踱着方步,脸上挂着生意人的精明与满足。偶有装饰华丽的马车驶过,车帘被风吹起一角,便能瞥见里面女子那描画精致的眉眼和鬓边晃动的珠钗。空气中,不再是腐烂与死亡的气息,而是桂花糕的甜香、上等熏香的雅致,以及秦淮河水汽带来的那股特有的、温润的湿气。

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安逸,甚至带着几分醉生梦死的慵懒。

这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个从北方炼狱中逃出来的人,以为自己误入了桃花源。

可林渊的眼神里,却没有丝毫的松弛。他知道,越是华美的袍子,里面藏着的虱子就越肥。北方是身患恶疾,血肉模糊,一眼便知病入膏肓;而这江南,则是五脏六腑早已腐烂生蛆,偏偏外表还涂着厚厚的妆,强撑着一副健康的面容。这种病,更难医,也更要命。

“周大官人……柳如是……”

林渊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名字,那股刚刚被压下去的杀意,如同沉在水底的冰,并未融化,只是变得更加内敛和危险。

“大人,咱们寻个客栈住下?”车外,百户低声请示。

“嗯,找一家清净些的。”林渊放下车帘,隔绝了外界的繁华,“让兄弟们都打起精神,别看着这里歌舞升平,就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这里的水,比我们蹚过的任何一条河都深。”

“属下明白!”

车队很快在一家名为“听雨轩”的客栈前停下。客栈不大,但位置清幽,后院还有个雅致的小花园,正适合他们这支需要隐匿行踪的“商队”。

众人熟练地开始卸货、喂马、安置行李,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与真正的商队伙计别无二致。林渊则换了一身素净的儒衫,独自一人走出了客栈。

他没有去探访名胜,也没有流连于那些热闹的商铺,而是信步走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尽头,是一家毫不起眼的茶馆,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只在门口挂了一块半旧的木牌,上面用墨笔写着两个字:歇脚。

茶馆里只有三两张桌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趴在柜台上打盹。

林渊走进去,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屈起手指,在桌上轻轻叩了三下,两轻一重。

打盹的老者眼皮动了动,慢悠悠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林渊一眼,慢吞吞地走过来,声音沙哑地问:“客官,喝点什么?”

“一壶碧螺春,”林渊看着窗外,声音平淡,“再来一碟茴香豆,一碟盐水花生,一碟糖醋藕片。”

老者浑浊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光。他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后堂。

这是小六子在密信中与他约定的暗号。小六子在京城的情报网,根系早已悄悄蔓延到了江南,眼前这个看似行将就木的茶馆老板,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片刻后,老者端着一个托盘出来,将茶水和三碟小菜放在桌上。放下托盘时,他的拇指在茶壶的壶柄上,不着痕迹地按了一下。

林渊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没有喝。

老者擦了擦桌子,像是闲聊般开了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林渊听清:“客官,是外地来的吧?看您这气度,不像是寻常生意人。”

“读了几年闲书,出来长长见识。”林渊抿了口茶,茶水温热,恰到好处。

“长见识好啊。”老者叹了口气,拿起抹布,擦拭着邻桌的灰尘,自顾自地说道,“只是这江南,如今可看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表面上看着花团锦簇,其实里子早就被蛀空了。”

他压低了声音,话语里带着一丝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愤懑与无奈:“就说这乌塘镇,您别看街上人模狗样的不少,可有几个兜里是干净钱?镇上九成的良田,都姓‘周’,就是那个盐商周大富的‘周’。剩下的那一成,也都是些勾结官府的地主豪绅。他们前脚跟县太爷在酒楼里称兄道弟,后脚就敢拿着伪造的田契,把祖祖辈辈种地的老实人赶出家门。”

“官府不管?”林渊问。

“管?”老者嗤笑一声,笑声里满是讥讽,“官府就是他们家里养的狗!前阵子,周大富说要‘响应朝廷’,帮着丈量田亩,清查隐户。嘿,好一个清查!尺子到了他手里,一亩地能给你量出三亩的税来。交不起?好办,田契拿来,人滚蛋。多少人家的地,就这么没了。有户姓张的佃户,家里就一个闺女,长得水灵,硬是被逼着卖进了扬州的瘦马行,说是给家里还债。他爹当天就投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