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 > 第84章 陈圆圆的智慧,为林渊出谋划策

第84章 陈圆圆的智慧,为林渊出谋划策(2 / 2)

林渊的眼神亮了起来。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剿匪”是主动出击,目的可疑;“救援”是被动响应,师出有名,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其次,是‘戏台子’要搭好。”陈圆圆的思路愈发清晰,“这出戏,不能只有你一个角儿在唱。你要让全京城的人都来看,都来听。在你出兵之前,关于这股匪寇的恶行,关于受害百姓的惨状,就要在京城的茶馆酒肆里传得沸沸扬扬。最好,能有几个从匪窝里逃出来的‘幸存者’,在街头声泪俱下地控诉。要让百姓的怒火,先烧起来。民意,就是你最好的铠甲。”

林渊心中豁然开朗。他之前只想着如何隐秘行动,速战速决,却忽略了舆论的力量。在明末这个时代,尤其是天子脚下,“民心”二字,分量极重。哪怕是皇帝,也不敢公然与汹涌的民意为敌。

“最后,是‘唱给谁看’。”陈圆圆的指尖,从地图移开,仿佛指向了紫禁城的方向,“这出戏,最终的看客,是宫里的那位。所以,戏的高潮,不能是你杀了多少匪徒,缴获了多少财物。高潮应该是,你从匪寇的山寨里,解救出了多少被掳掠的百姓,找回了多少被抢走的耕牛和农具。杀人是武功,救人,才是仁政。前者,会让陛下忌惮;后者,只会让陛下嘉许。”

她顿了顿,为林渊的茶杯续上水,轻声补充了一句:“当然,该杀的匪徒,一个也不能少。该缴获的财物,一文也不能漏。只是,这些是里子,做给自己看。救人安民,是面子,要做给天下人看。”

一番话说完,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林渊看着陈圆圆,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欣赏。他一直以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来自后世的历史知识和战略眼光。可此刻他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情世故”,对于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生态中辗转腾挪,理解得远不如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

她没有谈论兵法战术,却字字句句都切中了此次行动的要害。她将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变成了一场集舆论造势、政治表演、民心收割于一体的阳谋。

按照她的谋划,林渊出兵剿匪,将不再是一个锦衣卫校尉的逾越之举,而是一场顺应民心、为君分忧的义举。那些御史言官,就算想找茬,面对滔滔民意和“解救百姓”的大义名分,也无从下口。

“我本以为,我从田府里救出来的,是一位绝代佳人,一位琴道大家。”林渊忽然笑了,他端起茶杯,朝陈圆圆举了举,像是敬酒一般,“现在看来,我救回来的,分明是一位算无遗策的女中诸葛。”

这句半开玩笑的赞誉,让陈圆圆的脸颊飞上一抹淡淡的红晕,她垂下眼帘,轻声道:“我不过是……身在局外,看得更清罢了。再说,我不想只做一个被你藏在金屋里的人。你的船,若要远航,我不想只做船上的乘客,至少,也要能做个帮你看看风向的水手。”

这番话,说得坦诚而真挚。

林渊心中的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了。他一直将她视为需要保护的“凤星”,一个关乎国运的重要“符号”。但从此刻起,他意识到,陈圆圆,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拥有着大智慧、大格局,并渴望与他并肩而立的灵魂。

他们的关系,在这一刻,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单纯的庇护与被庇护,多了一层更深的,名为“信赖”与“倚重”的羁绊。

“好。”林渊郑重地点了点头,“那以后,我的航向,就请陈军师多多指点了。”

陈圆圆被他这声“陈军师”逗笑了,眉眼弯弯,如月牙儿一般,屋子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林渊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张地图前,心中的思路已经无比清晰。他原本的计划,是一把锋利的、却可能伤到自己的刀。而经过陈圆圆的打磨,这把刀,被套上了一个名为“仁义”的刀鞘。出鞘时,依然锋芒毕露,却不会再有半分伤及自身的风险。

他转身,大步向屋外走去。

“这么晚了,还出去?”陈圆圆有些意外。

林渊没有回头,只是在门口顿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杀伐之气。

“去给咱们的戏班子,找一个好剧本。”他沉声道,“再去找几个……哭得足够悲惨的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