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贪念比恐惧更难克制(1 / 2)

八百里加急驿马踏破黄沙,三昼夜不停,终于将陇右大捷的奏章送抵成都。

遥远的成都,丞相府内。

诸葛亮手捧着陇右传回的捷报,良久,发出一声复杂的叹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为将才。安抚人心,革新吏治,此为相才。此子治世之能,几近社稷之器,非止管仲、乐毅可比。”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北方的星河。

那条艰难曲折的北伐之路,在这一刻,仿佛被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前程。

庆功宴散,宾客皆归。

细雨初歇,晨雾弥漫,都督府朱门紧闭,门前三步之内,再无一人出入。

谢集独坐书房,案上摊开着一份密报——来自狄道,写着三个字:“杜氏夜会。”

窗外,一只乌鸦扑棱飞过,划破寂静。

夜色如墨,丞相府的书房内,烛火不安地跳动着,将诸葛亮的身影在墙上拉扯得忽明忽暗。

热浪舔舐着纸面,蜡油一滴一滴坠落,在紫檀案上凝成琥珀色的泪。

他手中那张薄薄的信纸,此刻却重如千钧。

信纸背面的字迹,是用特制药水浸泡过的,遇热方才显形,此刻在烛火的炙烤下,一行行赤红色的字迹狰狞地浮现,像从纸中渗出的血痕,每一笔都带着铁锈般的腥气。

“桓阶遣‘影卫’入蜀,首目标为锦绣庄,欲断锦贸财源。”

署名,鹰喙。

这是谢集耗费巨大心血,在洛阳商路布下的最深一颗钉子。

“啪!”诸葛亮的手掌重重拍在案上,上好的紫檀木桌发出一声闷响,震得砚台微颤,墨汁溅出几点黑星。

他那双一向洞察秋毫、古井无波的眼中,此刻燃起了滔天怒火。

断锦贸财源,这无异于斩断蜀汉的一条臂膀!

锦绣庄的蜀锦贸易,不仅是国库的重要支柱,更是维系着数万织工家庭生计的命脉。

桓阶此举,歹毒至极!

“来人!速召校尉谢集入府!”一声怒喝,穿透了沉沉夜幕。

谢集赶到时,已是三更天,马蹄踏碎长街残月。

他青衫裹尘,袖口沾着夜露与陇西沙土的气息,脚步未停便直入书房。

书房内的空气几乎凝滞,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一眼便看到了案上那封密信,以及诸葛亮铁青的脸色。

无需多言,他已猜到事态的严重性。

“丞相。”谢集躬身行礼,声音低沉,如同远处滚动的闷雷。

诸葛亮将信纸推至他面前,声音冷得像冰:“你自己看。”

谢集拿起信纸,一目十行,原本平静的眼眸深处,风暴在悄然汇聚。

当他看到“锦绣庄”三个字时,指尖不易察觉地收紧,信纸的边缘被捏得微微发皱,指腹传来细微的刺痛——那是药水残留的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