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天水易帜(1 / 2)

当蜀军列阵入城,井然有序地接管城门与府衙时,百姓们才渐渐意识到:战火并未降临。

没有劫掠,没有屠戮,只有医者抬着药箱穿梭街巷,粮仓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孩童躲在母亲身后偷看那些银甲女将,发现她们脸上并无凶光,反而帮老人拾起掉落的柴薪。

姜维默默策马而行,不敢直视乡亲们的目光。

直到夜深人静,他才独自回到驿馆,取出那封早已写好、却始终未曾寄出的家书。

信是写给远在故乡的母亲的。

他凝视着信封,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良久,轻轻地将它投入了面前的火盆。

火焰舔舐着信纸,哔剥作响,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思念与愧疚,一点点化为灰烬。

热浪扑在脸上,泪水却未落下。

火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眼神中再无半分迷茫,只剩下如钢铁般的坚定。

从此,世上再无曹魏的姜伯约。

门外,传来了沉稳的脚步声。

林默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副崭新的马鞍,马鞍的皮质细腻,泛着温润光泽,手工缝线整齐缜密,散发着淡淡的桐油香气。

他将马鞍轻轻放在桌上,缓步走到姜维身边,看着火盆中最后一点灰烬熄灭,才开口说道:“这副马鞍,是我让军中最好的工匠,连夜按照你的身形尺寸定制的。”

他看着姜维,目光真诚而郑重:“从今往后,你的马,不必再回头了。”

姜维心中一震,一股暖流淌过胸膛,直抵四肢百骸。

他点了点头,正要说话,林默却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深意:“先好好休息吧,伯约。明日之后,你我之名,恐怕就要在这雍凉之地,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了。”

窗外,夜色更深,风穿屋檐,似低语,似战鼓。

谁也不知道,这一夜之后,雍凉大地将因这两个男人的名字而颤抖。

而在长安与成都的军报案头,一封加急密信正悄然展开——

“姜维降蜀,天水易帜。林默兵出木门,徐质败走。”

天水城头,风卷残云,带着几分肃杀的凉意。

枯黄的落叶被疾风裹挟着,在青石城砖上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低语的亡魂。

军政堂内,气氛却比城外的秋风还要凝重几分。

烛火在铜兽灯台上摇曳,光影在梁柱间跳跃,将一众将领脸上的惊愕与不解映照得忽明忽暗。

松脂燃烧的焦香混着铁甲冷腥的气息,在密闭的空间里沉甸甸地压着每个人的呼吸。

林默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自今日起,擢升姜维为‘殄寇将军’,总领陇南诸军事。此后,凡涉陇右战策,皆由姜维主议,报我决断。”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