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满园寂静(2 / 2)

黄月英一身素雅长裙,立于亭下,眉宇间那份睿智与从容,远胜世间庸脂俗粉。

她亲自为林默斟上一杯清茶,瓷盏相碰时发出清越一响,热气袅袅升腾,带着淡淡的兰香。

“听闻林参军治下,士卒需日日记录《饲马日记》,竟连马匹是否思乡这等琐事都需写入,岂非太过劳神?”她笑意盈盈,话锋却直指核心。

林默从容起身,躬身一礼,不急不缓地答道:“夫人明鉴。末将以为,战马亦通人性,与士卒无异。前线退下的伤马之中,曾有一匹名为‘玄甲’的乌骓马,神骏非凡,却在抵达马场后连续七日拒食草料,日渐消瘦。兽医束手无策,皆以为其命不久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黄月英专注的脸庞,继续道:“末将翻阅其随军档案,发现它有一同伴,一匹枣红马,在调防时被分派去了另一营。末将斗胆猜测,‘玄甲’拒食,非因水土不服,而是离群之苦。于是,我派人将其同伴寻回,令二马同槽共饮,同厩共眠。不出所料,翌日清晨,‘玄甲’便恢复了进食。”

说到此处,林默的声音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故末将以为,驭兽如驭人,情通则令行。士卒记录日记,不仅是记录马匹的饮食起居,更是用心去观察、去理解他们的‘战友’。当一个骑兵能感知到坐骑的喜怒哀乐时,人马一心,方能在战场上生死相托。这,便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话音落下,满园寂静。

黄月英凝视林默良久,唇角浮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林参军所言,令人耳目一新。”说罢起身,轻拍手掌。

门外即有老仆候立,躬身引路。

茶会结束,一名老仆引着林默穿过回廊,木屐叩击青砖,回声幽远。

书房位于园后僻静一角,四壁挂满舆图,烛光映照下,山河尽列眼前。

诸葛亮正凭栏俯瞰庭院,似在思索万里之外的烽烟。

闻脚步声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如海,波澜不惊却摄人心魄。

没有多余寒暄,他径直从案上拿起一幅卷轴,递了过来:“此乃我耗费二十年心血,结合斥候密报与亲身勘探,新绘的《陇右地形详图》。”

林默双手接过,只觉那卷轴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他缓缓展开,指尖拂过绢面,瞬间被图上的景象震撼得无以复加。

山川走势、河流脉络、隘口谷地,纤毫毕现;朱砂标注的十余处隐秘水源、牧地与绝地,如星罗棋布,直指曹魏咽喉。

这哪里是一幅地图,分明是一部北伐必杀之策!

远胜他曾在典籍中所见的零星记载。

“我不信天命,只信准备。”诸葛亮声音平淡却充满力量,“你大兴马场,苦练骑兵,是为了将来北伐蓄力,对否?”

林默收起地图,郑重纳入怀中,抬头迎上丞相目光,毫不掩饰雄心,一字一顿:“丞相洞察。末将所为,正是要让大汉的铁骑,有朝一日能踏破祁山之雪,饮马渭水之滨!”

从丞相府出来,暮色已浓,街市灯火渐次亮起,暖光映在石板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林默走在返回驻地的路上,风掠过耳际,带来一丝异样的警觉——身后似有一道视线,若有若无,如蛛丝缠绕。

他心中一动,并未声张,而是不动声色绕行繁华市井,脚步时快时慢,最终在一处偏僻绸缎庄后巷猛然回身,将尾随者堵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