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握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木棍,掌心厚茧与木纹融为一体,眼神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执拗。
“炊事营,赵三!”老兵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吼得底气十足,声浪撞上高墙又反弹回来。
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阵阵哄笑。
有人掩嘴,有人摇头,甚至有士卒笑出了眼泪。
然而,当号角吹响,老兵赵三竟真的策马冲了出去。
他的骑术远不如那些精锐,动作笨拙,过第一个障碍时马腿一绊,险些摔倒。
终于,在一个急转弯时,他连人带马摔倒在地,尘土飞扬,木棍滚出数尺。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放弃。
可就在此时,赵三却挣扎着爬了起来,左腿明显扭曲,他却不顾摔伤,咬牙撑地,一瘸一拐地,竟徒步朝着终点的帅旗跑去!
他被其他骑兵远远甩在身后,身影在偌大的校场上显得无比渺小、孤独。
风卷起他破旧的衣角,像一面不肯倒下的残旗。
但,他没有停。
最初冷笑的校尉张嶷,看着那蹒跚背影,缓缓摘下了头盔。
一名年轻新兵忽然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也曾这般扛着柴火爬上山坡,眼眶骤然发热。
全场的哄笑声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静。
只有脚步声——沉重、拖沓、却坚定地敲击着大地。
他跑得很慢,每一步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他离那面旗帜,越来越近。
当他最终用颤抖的手触摸到旗杆时,整个校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喝彩!
林默亲自走下高台,在万众瞩目之下,将一枚刚刚打造好的、刻有飞马图案的铜质勋章,亲手挂在了老兵赵三的胸前。
金属触碰到粗布军服,发出轻微的“叮”声。
“此为‘铁骥勋章’!”林默的声音激昂而有力,“赐予军中所有如赵三这般,拥有钢铁意志的勇士!”
他环视全场,朗声宣布:“从今日起,我汉中骑兵遴选,不问出身,不问过往,唯才是举,唯勇者上!只要你有胆魄,有毅力,这里,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石破天惊!
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出武都,传遍了整个汉中。
仅仅半个月内,前来报名参军的各地青年竟超过了两千人!
演武落幕的当晚,林默与苏锦并肩站在校场旁的高坡上,晚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带着篝火的暖香与马汗的腥气。
下方的篝火燃得正旺,新兵老兵们围坐在一起,有人弹着破旧的乐器,琴弦崩断了一根,仍笑着哼唱着家乡的巴蜀小调。
战马们则安静地卧在一旁,偶尔打个响鼻,喷出一团白雾,尾巴轻轻扫过地面。
一派安宁祥和。
“你说,他们会怕死吗?”苏锦忽然轻声问道,目光落在那些年轻而鲜活的脸庞上。
林默凝望着远方的星河,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怕。但他们更怕的,是辜负身上这副铠甲,辜负我们脚下这片需要守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