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回家(2 / 2)

紧接着,仓库的屋顶,被一股巨大的气浪掀开!

“砰!砰!”两名“蛟龙”队员,如同神兵天降,直接从天花板的破洞中索降而下,他们手中的95式步枪,发出了清脆而又致命的点射!

“哒哒哒!”

仓库外,那挺还在疯狂扫射的叛军重机枪,瞬间哑火!

“轰!”仓库的大铁门,被从外面,用定向炸药,轰然炸开!

“我们是龙国海军‘蛟龙’突击队!”A队队长“龙王”,浑身披着硝烟,如同一尊杀神,堵在门口,“所有人!捂住口鼻!跟我冲!!”

“快!快!快!”

三百多名工人,在“蛟龙”队员的掩护下,哭喊着,从火场中冲了出来。他们被迅速引导到厂区的空地上。在那里,四架Z-8直升机,早已降落,旋翼卷起的狂风,甚至将周围的火焰都压制了下去!

“女人和孩子先上!!”

“别挤!所有人,登机!!”

“快!动作快!每架飞机三十人!塞满就走!”

“蛟龙”队员们半推半抱,用最快的速度,将那些惊魂未定的妇孺和伤员塞进了机舱。

王建新被一名士兵抓住了胳膊:“你是负责人王建新?上飞机!你必须跟第一批走,到航母上去统计核对所有人的名单!”

“我……我不走!我断后!”王建新喊道。

“执行命令!”那名士兵不容置疑地将他推上了第一波次的最后一架直升机。

“嗡——!”

四架直升机在塞满了近120人后,立刻拔地而起,机舱门都没有关闭,侧面的机枪手就架起了机枪,警惕地指向地面,呼啸着飞向海上的“昆仑”号。

就在他们升空的同时,远处的天空,由“五指山”号起飞的第二波次四架直升机,已经卷着狂风,呼啸而来,开始进入降落航线。

这不是一次性的撤离,这是一条被“雷霆”行动和“电磁压制”强行打开的、高效、快速、永不停歇的“空中生命走廊”!

几乎在同一时间,永安港码头。

“蛟龙”C队,乘坐着两艘由“五指山”号登陆舰释放的、代号“野牛”的国产气垫登陆艇,同样是姜晨利用系统技术,提前催生的“黑科技”,以超过50节的恐怖高速,直接冲上了滩头!

那如同怪兽般的轰鸣声和卷起的巨大水雾,当场就吓傻了那些看守仓库的叛军。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气垫船的前舱门打开,两辆8x8轮式步战车咆哮着冲出,车载30毫米机炮,发出了死神的怒吼!

“哒哒哒哒——!”

仓库门口的守卫,瞬间被撕成了碎片。

“开门!我们是海军!!”

当陈武和陈耀父子,以及近百名渔民,瑟瑟发抖地从黑暗的仓库中走出,看到眼前这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时,所有人都懵了。

“还……还愣着干什么?!”陈武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推了一把儿子,“回家了!!”

“回家——!!”

近百名渔民,哭喊着,冲向了那艘巨大的、如同陆地堡垒般的气垫船。

而在五十海里外的“一号”钻井平台。

“归墟”号核潜艇,如同幽灵般,无声地,上浮至平台阴影之下。

“蛟龙”B队的蛙人,早已通过鱼雷管,悄然渗透。

在平台生活舱的另一侧,“海龙”战机发射的精确制导炸弹,刚刚摧毁了叛军那两架“雌鹿”直升机的停机坪。

就在平台上的叛军,被剧烈的爆炸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的瞬间。

“砰!砰!”

“蛟龙”B队,从天而降,从海而升,以完美的立体协同,在三分钟内,控制了整个平台!

“人质安全!人质全部安全!”

“昆仑”号,飞行甲板。

凌晨06:30。

天色,已经大亮。

当第一架载满了纺织厂工人的Z-8直升机,降落在甲板上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人员和后勤官兵,立刻冲了上去。

“快!这边!毛毯!热水!”

“医生!这里有伤员!!”

一名年仅五六岁、在战火中与父母失散的龙国小女孩,哭喊着,不肯下飞机。

一名身材魁梧、脸上还涂着迷彩的“蛟龙”队员,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同样年轻、但却无比坚毅的脸。他笨拙地,从战术背心里,掏出了一块在行动前配发的、已经捏碎了的压缩饼干,递给了小女孩。

“别怕,小妹妹。”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疲惫,有些沙哑,“看,叔叔在这里。我们……我们回家了。”

小女孩愣愣地看着他,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猛地扑上前,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脖子!

这名在枪林弹雨中都没有眨过一下眼睛的特战硬汉,在这一刻,身体猛地一僵,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一幕,被甲板上的摄像师,清晰地捕捉了下来。

紧接着,是第二架、第三架……

Z-8直升机、气垫船、冲锋舟……如同最勤劳的工蜂,在“昆仑”号这座巨大的“蜂巢”和海岸线之间,构建起了一条永不停歇的“生命航线”。

一批又一批的侨民,被源源不断地,从地狱,接到了这艘代表着祖国和希望的“诺亚方舟”之上。

航母那巨大的机库,被临时改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安置中心”。

温暖的毛毯、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稀饭、专业的医疗救治……

那些刚刚经历了生死惊魂的同胞们,在踏上“昆仑”号甲板的那一刻,所有的恐惧、不安和绝望,都消失了。他们只剩下一种情绪——安全。

一种回到了家的、绝对的安全感。

中午12:00。

“报告指挥中心!‘琼海’渔船队,98名渔民,全部获救!”

“报告!‘南海一号’平台,83名工程师,全部获救!”

“报告!南都纺织三厂、大使馆、各中资企业……经最后核实,登记在册的3522名龙国公民,除12人因战乱初期失联、正在全力搜寻外,其余3510人,已全部安全转移至‘昆仑’号及‘五指山’号舰上!”

“我‘蛟龙’突击队,零伤亡!”

“‘刀尖’中队,零伤亡!”

“整个‘守护者’行动,第一阶段撤离任务,圆满完成!!”

当最后一份战报,汇总之三亚的地下指挥中心时。

时间,距离行动开始,仅仅过去了六个小时!

刘老缓缓地,从指挥椅上站了起来。他看着大屏幕上,那艘已经开始转向、准备撤离战区的“昆仑”号,看着它甲板上那些正在向祖国方向挥手致意的、获救的同胞们。

他缓缓地抬起手臂,向着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身后的冯振国、总参谋长,以及所有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全体起立,掌声,如同雷鸣般,轰然响起!

姜晨也站了起来,他没有敬礼,也没有鼓掌。

他只是看着屏幕上,那个小女孩紧紧抱着“蛟龙”队员脖子的画面,脸上,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淡淡的微笑。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鹰酱那套“航母无用论”的P话,在龙国,再也不会有任何市场。

他知道,这艘巨舰,和它所代表的绝对力量,已经用一场零伤亡的、无可辩驳的完美实战,向它的人民,和全世界,证明了它存在的、唯一的价值。

“昆仑”,不仅仅是武器。

它是“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