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省军区司令部。
作战指挥中心。
气氛压抑得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巨大的军用地图铺满了整个墙面,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和等高线,鲜红的箭头直指国境线方向。
就在刚才,一份加急的、带着血腥味的战损报告,如同重锤般砸在了他的心上。
“啪!”
一份电报抄件被狠狠地拍在了坚硬的红木办公桌上,发出清脆的爆响,震得桌上的搪瓷茶缸都跳了一下。
冯振国猛地转过身,古铜色的脸庞因为极度的愤怒而涨得有些发紫,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他不需要看那份详细的报告,刚才作战参谋那哽咽着、断断续续的汇报,已经将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刻画在了他的脑海里!
第89师只配备了基本的师属炮兵团。
师属野战炮兵团,是整个龙国陆军最庞大、最基础、也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种级别的火炮不像那些传说中的“大杀器”,不是在战略层面决定胜负的王牌,但却是与步兵、坦克兵并肩作战,时刻准备提供火力支援的最可靠伙伴。
它们就像士兵手中的枪、刀一样,是血肉之躯的延伸。
比如数量庞大的60式122毫米榴弹炮(仿制苏制D-30)或者经典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仿制苏制M-30),口径相对主流,数量极其庞大,几乎渗透到每一个作战师的编制里。
它们的最大射程通常在15公里左右,被设计用来伴随部队推进,在中近距离提供持续、密集的火力压制。
无论是敌人的步兵集群、轻型工事、暴露的火力点,还是为己方步兵冲锋提供火力掩护,这些火炮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相比之下,军属重炮则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如果说师属火炮是陆军的“腰杆子”、“基本脊梁”,那么军属重炮就是那些隐藏在后方,不到关键时刻不会轻易出鞘的重锤或者尖刀。
它们的射程更远,弹丸的威力也更为惊人。
例如,威名赫赫的59式130毫米加农炮(仿制苏制M-46),其最大射程能够轻松达到二十七八公里甚至更远,几乎是师属122毫米榴弹炮的两倍!
它们通常集中掌握在军一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手里,用于执行远距离的火力打击任务,比如摧毁敌人坚固的永备工事、压制敌军纵深的炮兵阵地、破坏敌人的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等战略级或战役级的目标。
军属重炮的数量远不如师属火炮,部署也更加复杂,机动性相对较差,但它们每一次开火,都意味着将巨量的钢铁和爆炸力量倾泻到敌人头上,能够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但即便如此,在面对毛熊最先进的火炮的时候仍有些不够看。
这些火炮,其中一部分是当年“同志加兄弟”时期,来自北方那个庞大邻居——毛熊的慷慨援助,继承了毛熊装备简单、可靠、耐操的特点。
而另一部分,则是龙国军工部门在援助基础上,通过不懈努力进行仿制和改进的型号。
这些年,为了应对复杂的边境形势,军工厂开足马力,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保证了部队的装备数量。
放眼整个南疆,龙国军队的火炮数量绝对是碾压级别的。
火力密度至少是猴子国的十倍以上。
然而,冯振国心里清楚,这些引以为傲的火炮,终究带着时代的烙印。
无论是毛熊援助的老型号,还是自家仿制的型号,虽然皮实可靠,但在性能上——尤其是射程、精度和反应速度——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和毛熊自己后续更新换代、技术更先进的火炮相比,差距更是明显。
它们是“够用”的,是“管用”的,但却不是最“精锐”的。
在面对善于隐蔽、利用复杂地形且拥有一部分更先进重炮的“猴子”时,这种差距就可能被放大。
而真正让冯振国寄予厚望的,是那几部刚刚从龙阳军工厂运出来,还带着新鲜油漆味儿的宝贝——反炮兵雷达!
他很清楚,这种技术,在整个蓝星范围内,都还处于极其前沿、摸索攻关的阶段。
别说龙国,就连那些传统的军事强国,在这方面也都是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行,离大规模成熟应用还有距离。
龙国能在这个时候研制出可用的型号,本身就代表着军工科技的一大飞跃,是冯振国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雷达简直就是“猴子”炮兵的终结者!
它就像是一双能看穿一切的眼睛,只要敌人的火炮开火,无论是在山谷还是丛林,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弹丸轨迹都能被它捕捉到,通过复杂的计算,瞬间就能精确锁定敌方炮阵地的位置,误差小到令人惊喜!
一旦位置暴露,己方数量占优且准备多时的炮兵就能立刻展开精准的反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些躲在暗处的“猴子”炮兵连同他们的火炮一起送上天!
这是典型的“发现即摧毁”的体系化作战思维,是冯振国眼中颠覆传统炮战模式的利器!
正因为如此,眼下“猴子”的重炮还能如此嚣张,这让冯振国感到极度的困惑和愤怒。
他想不明白!
为何在理论上配备了这种堪称“矛之利刃”的先进玩意儿后,敌人的炮兵还能如此肆无忌惮地轰炸?
这不符合逻辑!
难道是……除了故障?
这种新装备毕竟是第一次投入实战,稳定性还没经过大规模检验。
还是说……这种新装备在实战中根本不像理论那么管用?
或者,“猴子”们有什么规避它的方法?
这种可能性让冯振国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安涌上心头。
心中的焦虑和疑问化作熊熊怒火,最终喷薄而出!
他猛地一拍桌子,对着前来汇报情况的参谋怒吼出声:
“冯远征不是告诉我,那个反炮兵雷达已经研制出来了吗?!”
“他娘的!现在是干什么吃的?!那玩意儿呢?!摆设吗?!”
冯振国太清楚了,在敌方拥有重炮优势、且善于隐蔽的情况下,己方那些数量庞大但技术略显落后的火炮,很难做到有效的反击和压制。
只有那几部最新型的反炮兵雷达,才是他们对抗“猴子”那令人恐惧的重炮的唯一利器!
“司令员,冯教授说新生产的几部雷达还在路上,后勤部正在安排卡车进行牵引。”参谋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立刻!马上!给冯远征发电报!打电话!告诉他,让他把那几部雷达给我变成长了腿的火箭!把押运的队伍给我变成突击队!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拉到前线去!立刻部署!”
“告诉他!猴子的重炮再敢露头,只要被那雷达锁定位置,老子就要他们连同炮兵阵地一起,给我从蓝星上消失!”
“司令员,要不再等等吧。”
冯振国猛地抬起头。
“等?还等个屁!”
他狠狠地将手掌拍在桌子上,桌上的文件被震得散落一地!
“他们会以为我们怕了!他们会以为我们软弱可欺!他们会把我们的克制当成懦弱!然后变本加厉!到时候,我们再反击?晚了!一切都晚了!”
就在这时,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这份死寂!
“报告!”声音带着一种迫切。
冯振国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门口,沉声道:“进来!”
房门被推开,一名电报员顾不上喘匀气息,快步走到冯振国面前,身体站得笔直,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微微颤抖:“司令员!总参最新命令!”
“最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