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哟,这不是姜组长嘛(1 / 2)

龙阳军工厂,06号车间。

当姜晨站在那扇巨大的、油漆斑驳的铁门前时,心中百感交集。

他并非第一次来到这里。

就在几天前,他还只是一个穿着普通工装、在厂区内“闲逛”的大学生。

怀着对这个时代工业基础的好奇与一丝来自未来的优越感。

悄悄打量着这个车间。

而现在,他是是肩负着军区首长命令、负责1000支改良型63式步枪试点生产任务的技术负责人。

虽然这个项目只是暂时的,但至少在名义上,他是这里的“组长”。

门口站岗的卫兵自然认识这张在靶场上名动一时的年轻面孔。

当姜晨走近时,卫兵猛地挺直了身板,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姜组长好!”

“辛苦了。”

姜晨简单回了个礼,不等他伸手,卫兵便帮他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铁门。

“嘎吱——哐当!”

铁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一头沉睡的老兽被惊醒。

扑面而来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浓烈的机油味、金属切削的焦糊味、汗水与灰尘混合的特殊气味。

以及略显压抑的时代的沉闷感。

车间内部极其宽敞,高大的穹顶上,几排功率不足的白炽灯泡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将将驱散角落的阴影。

光线透过布满灰尘的天窗,投下几道浑浊的光柱,空气中飞舞的细小尘埃在光柱中清晰可见。

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常年被油污浸染,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黑色斑块。

墙壁上刷着早已褪色的石灰,露出底下斑驳的红砖,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只是字迹也已模糊不清。

与姜晨记忆中2045年龙国那些窗明几净、高度自动化、机器人手臂灵活舞动的智能工厂相比,眼前的景象简直像是工业文明的史前遗迹。

那时的龙国,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工业制造能力傲立世界之巅。

但此刻,这个未来的工业巨擘,尚在蹒跚学步的萌芽阶段,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和原始。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车间内的设备布局。

超过四十台大小不一的机床零散地分布着,大部分都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的墨绿色或深灰色。

这些机床体型庞大,结构相对简单粗犷,充满了苏式重工业的美学——或者说,是傻大黑粗的实用主义风格。

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是各种频率的轰鸣、嘎吱、哐当声交织成的工业交响乐,工人们必须扯着嗓子才能交流。

姜晨走到最近的一台机床前。

这是一台典型的卧式车床,型号铭牌上的俄文字母依稀可见——大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大哥”援助时期的产物。

比如经典的1Л61或者更老旧的型号。

机床的导轨上布满了划痕和油垢,操作手轮被磨得锃亮,露出了金属的本色。

旁边的冷却液管道接口处,似乎还有渗漏的痕迹,一小滩浑浊的液体积在地面。

更远处,还有几台立式钻床、牛头刨床和几台同样老旧的铣床,无一例外都带着岁月的印记和频繁使用的磨损。

【星际军工系统日志】在他脑海中适时浮现,冰冷的蓝色文字在视野边缘闪烁:

【扫描目标:苏制C616型卧式车床(仿制改进型)】

【制造年代:约1958-1962年】

【当前状态:严重磨损,精度下降超过45%,核心部件老化,故障率高】

【升级潜力评估:极低。基础设计落后,材料疲劳严重,不具备升级改造价值。建议:报废处理。】

【扫描目标:苏制6H82型立式铣床】

【制造年代:约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