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始证道录 > 第7章 虚宿藏生机

第7章 虚宿藏生机(1 / 2)

小满的夜露带着草木的清气,漫过函谷关的青石板路。观星台的紫石地面上,\"虚宿\"的刻痕被露水浸得发亮,像块被擦亮的玄玉。尹喜坐在刻痕中央,望着天幕上的虚宿二星——这两颗星今夜格外不同,原本内敛的光晕忽然向外扩张,像朵缓缓绽放的紫莲,将旁边的\"司命司禄\"二星轻轻揽入怀中,《夏小正》\"虚上下,各四星,虚为哭泣事非轻\"的凶兆,此刻竟透出几分温润的生机。

\"关令,您看这虚宿的光晕......\"张诚举着青铜望筒,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望筒里的星象愈发清晰:虚宿的光晕边缘泛着淡淡的银辉,像层流动的水膜,司命星的青芒与司禄星的黄晕在其中交融,形成种奇妙的和谐,\"《夏小正》说'虚宿明润,疫气将散',难道......\"

尹喜没有接话,指尖轻轻按在紫石地面的虚宿刻痕上。露水透过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刻痕里的星砂在月光下闪烁,像藏着无数细小的星子。他忽然想起《甘石星经·虚宿篇》\"虚为天府,藏万物,其光晕阔,则主藏生机\",这\"天府\"二字,不正是指能滋养万物的水源吗?

\"张诚,取关城舆图来。\"

舆图铺开在观星台的石案上,羊皮纸的边缘已有些磨损。尹喜用朱砂在图上标出虚宿二星及司命、司禄的方位,连接成的星轨恰好覆盖关城的中南部。\"你看,\"他指着图上的低洼处,\"这些地方的井水要么发腥,要么干涸,百姓饮水多有不便,疫气也容易滋生。\"他顿了顿,指尖重重落在星轨的交点上,\"按虚宿星位,在此处凿十口井,让水源顺着星轨流动,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张诚有些犹豫:\"关令,前几日在西市凿过两口井,水都是浑的,还带着味......\"

\"此一时,彼一时。\"尹喜指着天幕,虚宿的光晕仍在缓缓扩张,连旁边的\"哭星\"(虚宿附属星官)都淡了些,\"虚宿主'藏',以前是藏疫气,现在是藏生机。按《甘石星经·水占》'星轨所至,水泉自涌',跟着星象走,错不了。\"

次日天未亮,关卒们便带着凿井工具出发了。尹喜亲自坐镇,按观星台测得的方位,在第一处星轨交点埋下木桩——那里恰是关城中心的空场,离隔离区最近。老石匠握着錾子,第一锤下去,地面竟发出\"咚\"的闷响,像敲在空心的石上。

\"有戏!\"老石匠眼睛一亮,加快了凿击的速度。錾子落下的节奏,竟与观星台漏刻的滴答声隐隐相合。挖到丈许深时,忽然有水珠从石缝渗出,顺着凿痕往下滴,落在桶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出水了!\"关卒们欢呼起来。

尹喜俯身望去,井水在晨光中泛着清冽的光,映出天空的虚宿星象,像把星星沉在了井底。他让人取来陶罐,盛满井水,水质竟比关城任何一处的水都要纯净,尝在嘴里带着丝微甜,完全没有往日的腥气。

\"按这个法子,把另外九口井都凿出来。\"尹喜吩咐道,\"每口井边都立块石碑,刻上对应的星名,虚宿一、虚宿二......司命、司禄,让百姓知道这水是应星象而来的。\"

接下来的三日,九口井陆续凿成。奇妙的是,每口井的水质都清冽甘甜,且水位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无论取用多少,都不见下降。更奇的是,井水的温度竟随星象变化——白日受太阳照射时微温,入夜后则转凉,与虚宿的星芒强度完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