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二人在府城看房看了几天,才确定好要租的地方。
宋玉书租了个宅子,一年五十两,宅子有四间屋子,一个小院子,地方也清净。
打扫了两三天,便搬东西过去入住,宋玉书这时才想起没有给薛怀安写信,只能赶紧找补,找人帮着写了两封信回去给魏母和薛怀安报平安。
宋玉书和周承珠在新宅子里住了两天,便开始物色租铺子的事情。
府城食肆有不少,自然竞争激烈,宋玉书才刚来不久,带着周承珠去各个食肆和酒楼打探了一番,发现她们想在府城站稳脚跟还真不容易。
热闹的街道上都有两三间食肆,宋玉书没敢一来就往热闹的街道扎堆,但是却对周承玉书院附近的街道打起了主意。
周承玉新入学的书院位置要偏一些,但名声极好,附近的街道多是书铺,不过食肆也有几间,只是隔得远一些。
宋玉书知道离书院近的铺子自然也是抢手的,好在她没买宅子,所以手头还有不少资金,咬牙花一百五十两租到了离书院只隔一条街的铺子。
还没开始赚钱,银子便花了不少,这让宋玉书有了些紧迫感,等熊二妮来到府城后,便开始赶着将租下来的铺子装修好。
铺子的名字自然不变,装修却偏向雅致一些,毕竟主要目标是书院的那些学生,总要迎合一下读书人的喜好。
便是菜单也得绞尽脑汁起些听起来寓意好的,这对宋玉书来说确实不容易。
这边宋玉书正忙着开新铺子,而书院中的周承玉也在适应着新环境。
来到书院短短几日,他便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他如今十四,这个年纪考上秀才在县里也称得上一句“年少得志”,只是到了府城,与他一般年纪便考中秀才的也有好几个,甚至还有一位十三岁的案首。
如今授课强度也大幅度增加,周承玉之前偶尔还有薛夫子帮着梳理,如今全靠一个人跟上进度,确实有些吃力。
而且府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富家子弟,他们对周承玉这个小县城来的同窗隐隐有些排斥,一开始周承玉还没觉得有什么,直到一连几次听到他们在背后嘲笑自己,并且打算抓弄他,这才意识到他们恶意有多大。
“从穷乡僻壤出来的,能有什么好教养,整日抱着书啃,见了我们连招呼都不打,当真是傲气!”
“若才识过人,如沈师兄一般也就罢了,偏偏他那排名也不高,夫子讲课他还听得费劲儿呢!”
周承玉听着那几名平日里穿着锦衣华服,对他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同窗趁他不在学堂便开始肆意说着些贬低他的话语,心里有些黯然,但并没有冲动。
见他走进来,那几人也并没有停下,反而说得更起劲儿了,生怕周承玉听不到。
“装模作样,听到我们这么说他还不是一句话也不敢反驳?”其中一位见周承玉毫无反应,又刺了一句。